在暑期档强弩之末,贺岁档尚未雄发之前,《2012》趁虚而入,见缝插针的制造了一波票房神话,附带着还制造了许多舆论话题,成了最近电影市场上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其实就商业片而言,这是一部显然被高估的片子,如果放在较早的暑期档,它很难和《变形金刚》与《眼镜蛇的崛起》相抗衡,如果放在即将来到的贺岁档,它甚至也很难和国内的《花木兰》或《十月围城》相抗衡,更别说和卡麦隆筹备了二十年的《阿凡达》较量。所以,档期很关键。
不过,就这部影片而言,的确有很多值得书写的东西,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档期,观众、影评人、媒体可不会因为电影档期的青黄不接而停止对“电影”的消费,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各种对于《2012》的解读,大家卯足了劲把各种“思想”都往这部电影上“倾销”。视觉的、美学的、人性的、八卦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五花八门,活该《2012》遭此命运,谁让它想把灾难片做成一个大杂烩?
对于这部片子,我则有三个不关心和一个关心。
我不关心这部片子的视觉特效。目前,不管对这部片子的态度分成多少派,在视觉特效上,各门各派的口径倒是出奇的一致,都认为这片子的视觉特效做到了极致,即便这片子再怎么不好看,其视觉特效绝对值那六十元的票钱。但是,对于我这个视觉特效早已免疫的人来说,里面的“地震、火山、烈焰、山崩、海啸”渲染的再怎么神乎其神,于我而言,就一个字:“假。”至于为什么假,已经有网友分析过了,恕不赘述。
我也不关心电影里面的所谓“人性思辨”,因为这些所谓的“人性思辨”都是绕来绕去的车轱辘话,“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可以登上方舟,另一部分人登不上?如果大家都登上了,极有可能连一部份人都保不住。”这些“人性思辨”其实很形式主义,说白了就是为那些有资格登上方舟的人找点心理安慰。似乎如果不思辨一下,直接登上方舟,他们就不是人了,而思辨一下,再登上方舟,他们就还有点人性。尽管思辨与不思辨的结果都是一样,该登上的还是登上了,不该登上的还是没登上。就没有人思考一下,这所谓“人性思辨“里面恰恰体现了人性的荒谬与虚伪?当影片最后,经过一番“人性思辨”,“所有人”都登上方舟时,是否有人想到了,这“所有人”只不过是地球全人类的几十亿分之一?所以,在那个时候,唯一的人性就是:活下来!
此外,对于影片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元素”,我同样也不关心。这部片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的确有一种别样的意义。因为最终拯救人们的方舟建在了中国。于是,围绕着这一情节,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中国很高兴”,认为这一情节乃是中国“大国崛起”的潜台词,中国终于也可以拯救世界了。另一派则是“中国不高兴”,他们嘲笑前一派,认为前一派很幼稚,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实际是中国只是制造方舟,真正的理念还是人家美国的,(的确,有Iphone的朋友此时可以拿出你的Iphone,看看背面,写着一行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方舟如果有产品说明的话,一定会这样写:Designed by America,Assembled in China),真正拯救世界的还是美国,中国在这里还是充当了廉价工厂的角色。这一派似乎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一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了一段中国情节,就让你们如此欢欣雀跃或者如此义愤填膺,还差点打起来。不管你们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骨子里都是把“西方价值”默认为核心价值。啥时候国人能对美国电影里出现的中国情节,以一种“无视,飘过”的姿态坦然面对,就说明中国真正“大国崛起”了。还记得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街头上出现个老外,国人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样的聚众围观,而现在,再在街上看到外国人,基本上都是“无视,飘过”,这才说明了,中国真正开放了。
说了半天,不关心这个,不关心那个,那么,这部电影,我究竟关心什么。
我关心的是,电影中出现的五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是Adrian打给在船上唱歌的父亲的,因为知道地球将要灭亡,他和父亲告别,其实他心里很内疚,平时和父亲聚少离多,最后还不能挽救父亲,但是父亲理解他,还说“以有他这样的儿子为荣”。尔后,挂断电话,父亲哭了,要了一杯酒,其实他已经戒酒二十年了。
第二个电话是总统打给他女儿的,其时,女儿已经登上飞机,而父亲则留了下来,他告诉女儿,他要留下来和他的人民一起度过难关。而且,关键他还说了一句,要让人们有知情权,让他们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告别。父亲与总统的双重身份,体现无疑。
第三个电话是另一个爵士乐手打给他儿子的,结果接电话的是他的孙女,而这通电话也成了他们的告别。
第四个电话是政客打给他母亲的,他告诉他母亲,明天他就会回来,而那时,他已经准备坐飞机去方舟了。这也是一通告别的电话,只是在最后的时分,政客已然保持着政客应有的姿态,连和他母亲的告别也是外交辞令。
第五个电话是Adrian的印度同事打给Adrian的,他告诉Adrian,没有人去接他们,而且巨浪已经袭来,让Adrian做好准备。此外,他是想和Adrian 告别。
为什么导演要在这部电影里安排五个电话呢?有人说是为了煽情,的确,这几个电话是影片中最煽情的地方。但是,同一种煽情的方法利用五次,也未免太蔑视观众的审美水平了。尤其是前四次,都是一个家庭的两代人之间的告别,这种重复也太明显了,显然这五个电话不止是用来煽情,还有另外的目的。
重复意味着强调。
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导演到底想要强调什么?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明白了,就是“家”。实际上,在这部所谓的灾难片里,导演想要强调的恰恰是“家”的概念。尤其是前面四通电话,儿子打给父亲,是为了忏悔;父亲打给女儿,是为了让女儿明大义;爷爷打给孙女,其实是一种家的延续;即便是满嘴外交辞令的政客,在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家”。这才是这部影片暗藏的最核心的价值观。仔细回味一下最近几年好莱坞的电影,他们一直在重塑“家”的概念,只是这种重塑是暗暗进行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商业大片,视觉特效”当道的电影时代,重塑的步伐太过明显,难免会落入曲高和寡甚至说教的地步,所以这种重塑常常批着类型片的外衣。经过后现代解构一切的虚无态度之后,好莱坞又重新发现了一些核心价值,“家”就是其中最重要得一个。这几个电话,在影片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象一颗颗珍珠,只要能把它们串起来,就会发现这部影片的真正价值所在。
实际上,影片开始,片名过后的第一个镜头,约翰.库萨克扮演的父亲也接到了一个电话,他前妻打来的,提醒他别忘记了今天要去接孩子们玩,但是,他真的忘记了。所以,影片其后的时间里,其实就是一个父亲想方设法弥补自己过失,挽救自己家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不过,导演将这个故事安放在了世界末日,使这个父亲的救赎行动更具有某种象征意味。(文/柏拉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