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乐评、书评、剧情,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影萍网 > 读书 > 书评 >

关于佐藤可士和及《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一些事

时间:2009-11-22 |来源:影萍网|130q.com 收集整理|点击: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简介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作者简介

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艺术指导,创意指导。1965年生于东京。1989年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2000年成立设计工作室"SAMURAI"。

佐藤可士和为日本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作品包罗万象,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其简单、创新并富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一再为品牌形象及商品营销提出新的可能。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SMAP的宣传活动、麒麟极生的商品开发乃至广告活动、TSUTAYA TOKYO ROPPONGI的VI和空间指导、FAST RETAILING、乐天集团、明治学院大学的品牌形象、NHK教育台“游戏学英语”的艺术指导、NTT DoCoMo“FOMA N703iD”的产品设计、UNIQLO纽约旗舰店的创意指导、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VI和标志计划等等,创新的观点以及整体的创意深获各界高度评价。

曾获东京ADC大赏、东京TDC金赏、每日设计赏、朝日广告赏、龟仓雄策赏、JAGDA新人赏、日本包装设计金赏等多个奖项;是东京ADC、东京TDC、JAGDA会员。
 

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有关佐藤的这本书    
  
  初识佐藤
  
  初次知晓佐藤,还是在2002年,当时好友JQ兄问我:“知道佐藤么?”我说:“知道啊,我很喜欢佐藤晃一的啊。”他摇摇头说:“不是,我说的是佐藤可士和,他的风格很酷,我很喜欢,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看……” 在我眼里,JQ兄是个很有独特品味的家伙,他喜欢Dark Wave或者是Punk这样的东西,曾推荐给我的Bjork和Nirvana的音乐。在我这样的喜好新鲜事物的家伙眼里,他的推荐自然是我会去搜索的理由。就这样,佐藤可士和这个“崭新”的名字首次进入我的视线。   
  说实话,与大多数当时还对一年前刚刚逝世的田中一光抱有惋惜,感叹大师说走就走的人们一样,初次看到佐藤的作品时,除了一件作品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相对那些为我们所熟知的龟仓雄策、福田繁雄、田中一光、永井一正、佐藤晃一等名字如雷贯耳的大师们的作品,佐藤的东西似乎缺少了某些我们印象中日本设计应该有的东西,我们很难看到某些我们认为在这个邻邦中该有的“元素”、“格局”以及“意蕴”,找不到他们和佐藤之间的传承关系。只有一个作品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象,就是麒麟发泡酒的广告和包装,它们给我的感觉更多是“生冷清冽”,不过介于JQ兄的极力推荐,我也不好当面说自己不喜欢,最终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是挺酷的,就是我看不懂”。   
  转眼到了2007年,UNIQLO这个品牌迅速在上海走俏。其实UNIQLO是在2002年进入中国的,但当时我们对它并不感冒,可能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日本品牌是MUJI。虽然当时逛MUJI的人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关注这个品牌。原因有很多,其中自然不乏田中一光、深泽直人以及继承田中先生衣钵的原研哉的影响,我还记得大家都在谈论MUJI的广告,赞叹那种简洁优雅的设计,渗透在其中的禅意,以及传达出来的环保理念,虽然当时还买不起。佐藤是在2006年接手做UNIQLO形象推广创意指导的,或许就如人们对原研哉和MUJI的印象那样,佐藤被我们广泛熟知和接受是从UNIQLO 开始的。   
  UNIQLO店面的整体感受和MUJI一样,传达出一种十分整洁清爽的感觉,但这就是佐藤在这本书里提到的“加入日本的气概”么?显然不是。 MUJI的日本味道与UNIQLO的是截然不同的。虽然现在人多到我不想去,但MUJI依然是带有禅意的。而UNIQLO所呈现的是什么?佐藤自己说了,从柳井先生那里得出的方向是“具有美学意识的超合理性”。  
  
  再识佐藤
  
  2008年末,BQ告诉我,佐藤这本书的版权拿下来了。随后给我寄来了繁体版,之后又寄来了日文版。这是个很特殊的开本,是个很适合塞在包里在上班路上看的尺寸。纸张弹性很好,而且封面很光亮、干净。一如我对佐藤的印象:“酷”。 
  我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一来我看书本来就慢,二来虽然排版做得很好,没有什么视觉压力,但竖排文字确实不是我们的阅读习惯。我在繁体版的评论里写到:   
  “书里,佐藤桑主要以自己的实际案例和工作室整理习惯为例,讲了有关设计师收集整理资料最终找出明确且‘本应该’的设计方向的过程。书中提到的案例包括:麒麟发泡酒包装、明治学院大学VI、优衣库形象、国立新美术馆VI、DoCoMo行动电话、UT Store形象、Fast Retailing logo等,通过此书的阅读,我感到除了可以跟着佐藤学习他的‘超整理术’,更可以了解到他的这些著名案例在企划过程中的故事。   
  我觉得也许是自己一开始就比较注意资料方面的整理,所以在某些方面我与佐藤桑是很有共鸣的,他说的东西,尤其是电脑文档方面的整理一直就是我的习惯。但我无法做到他那样把工作台、个人生活都整理到井井有条,甚至可以说到了‘洁癖’的地步,但正是这种‘洁癖’,使得他可以排除那些纷繁的细节,而直击案例最关键的的部位。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