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参加了《好雨时节》的看片会,果然是部很不错的片子,特别是在贺岁档这个几乎被古装片一统天下的时节,这个片子甚至有了那么一点点里程碑式的意义。
看完片子,非常感慨:终于在大荧幕上看到了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现代的中国人形象,高圆圆那甜美可爱的笑容,真的如杜甫的诗“润物细无声”那样,扑面而来,皆是温暖。这样的国人形象在大荧幕上已经很是久违了。这一年来,充斥在大荧幕上的、充斥在我们眼前的,要么是如刘备、花木兰、孔子等一批象刚出土的文物般冰冷冷的古人形象,搞得我每次进影院都像进博物馆;要么就是如黄渤般丑陋的、疯狂的现代人形象,搞得我每次进影院又如进疯人院。难道健康的、正常的现代中国的形象就不值得我们的电影导演去表现?很遗憾,这个问题由一个外国导演给出了答案:韩国导演许秦豪的这部《好雨时节》即便不会令那些跪倒在“票房”面前的中国导演汗颜,也会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反思一下。
《好雨时节》有着许秦豪电影一贯的风格,淡淡的故事情节,一段欲言又止的爱情,清新的如一杯绿茶般的画面,空心吉他演奏的低回动人的音乐,一切的一切都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梦一般的迷离氛围。那层层叠翠的竹林让我屡屡想起他的《春逝》,李英爱扮演的电台DJ和刘智太扮演的录音师就曾在那片绿色中,一起听过风的声音吧。这一次换成了郑雨盛和高圆圆,两个不同国籍却都在美国留学的同学,那一片绿色也换成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中的竹林,多年后两人在此邂逅,一个是导游,一个曾经梦想当诗人,细数当年“恰同学少年”时的点点滴滴,却发现原来两人都钟情于彼此,接下来,感情该如何发展?
两人复杂的背景,注定了这部电影必须采用一种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整部电影的对白以英文为主,混合了韩国话、普通话和四川话,很多幽默的细节都由此产生,但绝不是粗俗的恶搞,善意的调侃和不经意的误会也足以令观众会心一笑,这的确和许秦豪以前的电影大为不同。影片中大量出现的成都街道、小吃、商店,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偶尔的小雨淅沥,也映衬了两位主人公的心境,更体现了作为影片片名的取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那份诗意与意境。
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带着点浪漫小资调调的跨国恋情的电影。最令我感动和惊奇的是影片的后半部份,正当两个人欲言又止的爱情要被点破的时候,情节却来了个欧·亨利小说式的转弯,原来一切皆源于那次大地震,于是,原本一段平平凡凡的跨国爱情故事最终得到了升华。这部电影潜在的意义正是为了纪念5.12的那场大地震,高圆圆在片中的角色名字为“吴月”,也正是那个永被世人记住的“五月”,一如她的英文名字“May”。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意义更为深远。记得5.12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我们也出了一批震后电影,但都是高喊口号式的“类纪录片”,很少有导演沉下心去思考一下该如何来表现这一题材。或许是因为这事发生在自己国家,对于我们的电影导演来说,这个冲击太过刻骨铭心,至今留在我们印象中的还是那份惨烈、哀恸与救亡。冯小刚在拍的《唐山大地震》据说已经不会刻意去刻画这些惨烈的场面。许秦豪作为一个外国导演,因为没有亲历,反而能够跳出那些情绪的桎梏,以故事情节和电影语言本身去打动观众。《好雨时节》中也有一些震后倒塌的房屋场面,还有那废墟上摆放的一束束早已干枯的花朵,都是在用一种无言的静穆来祭奠那一时刻,而影片结尾时高圆圆那灿烂的笑容,却是给未来最好的寄语,也是许秦豪电影中少有的圆满结局。
这样一部好的影片,我却很担心它的票房。其实按照它的主题,显然放在四、五月份上映更为合适。那时候是电影的淡季,同类题材影片只有冯小刚的一部《唐山大地震》,而且冯小刚走的是宏大叙事的路线,如果《好雨时节》在那时上映再加上点适当的宣传以及高圆圆的感召力,票房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挤这个被千军万马包围的水泄不通的贺岁档?看看贺岁档这些电影都是些什么电影?全部是主打视觉特效的大场面电影,在这种情况下,花上十倍于四五月份上映的宣传费估计也没什么效果。《花木兰》和《刺陵》有那么多一线的明星助阵,《刺陵》到现在还在拼死搞第二轮宣传,票房仍不理想。想必之下,仅有一个高圆圆撑起来的《好雨时节》(我相信,普通观众对于郑雨盛和许秦豪还是相当陌生的),不得不让人为它的票方捏一把汗。放映之前,制片人说,想让《好雨时节》温暖的感觉在这个档期给大家作一下调节,可是这个档期需要的似乎不是温暖,而是火爆。总之,希望它会成为一匹票房黑马吧,不过近一两年来,成为票房黑马的都是《十全九美》、《疯狂的石头》那样的片子。
走出影院,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出现代中国人的形象了?在地铁里,当看到车厢电视上播放的正在火热上映的某部电影,导演在一个硕大的摄影棚里不遗余力的向观众介绍他们怎么拍出那些特技时,我突然找到答案了:因为他们已经离生活太远了。(文/柏拉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