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那种常规范畴内的催泪影片,或者什么情感大戏,更不用像很多人宣称的一样在看的时候疯狂飙泪,影片对于情感释放渲染远达不到让很多观众现场就流泪的程度,看完影片后再回来看这铺天盖地的眼泪宣传攻势真的哭笑不得。对我来说,这就是广告与宣传的变异导致的悲剧性现象:很多人看的不是电影,他们是被宣传攻势骗进电影院而不是自发的,对他们来说电影很大程度上和商品无异。虽然这是国产电影产业链中的必须环节,窃以为我们的电影商业环境与影片工业化的土壤还远未达到可以让此环节良性发展的地步,所以保持足够的理性,对现在的国产电影观众群来说是很必要的。
《海洋天堂》的实际票房可能不会太好,我看的一场有二十人左右,中途陆续退场大约五人,而在散场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看完最后的片尾职员名单,这也不多见。我相信大约只有能够真正进入这部电影的观众,才会发自肺腑的去喜欢或者感动,而不是一味让眼泪左右你的思维。影片的精彩之处,绝非仅仅情感表达就可以直接让人泪腺失控,而且就我个人体验来说,此类说法是完全不具备任何共性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作者对这个故事题材的掌控力,以及蒙太奇手段的精细与考究,才是本片最值得被记住的地方,虽然我们得到的最终成片其实是不够好的。
由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特殊人群构建一个具备标本意义的故事,这可能是《海洋天堂》最基本的创作意图。假如按照新现实主义的手段去做,那必然是从布景到摄影都极力切入社会性的真实,就这一点而言本片的很多场景都在有意识的向此靠拢,虽然在表现的时候并没有用太多的特写去突出这些元素,但镜头中出现的置景与物品都在真实性与随意性上做到了呼之欲出的感觉。当然,抱抱熊与装有遗书的信封不在此列,这两样物件的道具作用更大,但厨房的布置,学校的年代感,海洋馆的自然性等等都是在追求现实意义的目的下作的简练表述。
在看片的过程中我能很强烈的感觉到导演在对人的关注上以足够的用心与成熟超过了很多同类影片。很多的国产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通常在故事的发展演进中得以凸显,并且这个发展伴随的是不断的戏剧冲突,所以人物未必就能脱离于电影故事而独立存在,就像最近两年颇受好评的叶问,如果没了两部电影,这个人物可能普及的程度恐怕至今仅限于圈中和爱好者之间。本片在这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同样有叙事,同样有故事和时间性,但这些情节在前后发展的连贯性上比热门片故事的激烈和胶着有着本质的区别。镜头始终围绕王心诚和王大福父子二人,在直观的影像刺激力上,影片只需要大约半小时就能耗尽很多急需得到速食性娱乐情节的观众绝大部分耐性。这恰好是导演做的最出色的地方,给予角色最个人化的感情,并在不断的小情节中酝酿情绪以求最后达到情感表达的完整与充分,这里影片的工匠气是非常重的,导演在不多的对白与大量人物非正面镜头的运用下制造的美感也无法用文字形容。片中父子情深的隐忍与克制是多年来国产电影中从未有过的去浮躁的情感表达,潜移默化的感情深入比浅层次的催泪更好也更成熟,我相信体会到这一点的观众才可能真的进入作者内心,至于是否流泪了,真的不重要。
至于为什么我会感到惋惜,那还要回到我们电影生存的环境,就现有体制和国内电影发展的潮流而言,我们很难看到拥有特征性个人诉求的导演做最大程度的表达,比如某些影片被禁映,某些电影被勒令大幅度删改后上映,这类消息的不绝于耳其实是对电影从业者生存环境的最大讽刺。《海洋天堂》的作者性远大于表演可能的经典意义,所以我认为李连杰也好,文章也好,他们对于本片的付出除了在表演范畴内的转型值得关注,给本片带来商业性中的关注度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诚然,片中演员的表演无可厚非----个人认为甚至李连杰在给他带来金像奖的《投名状》中的表演要远逊于本片-----但我们依旧看到理想国性质的结尾,纵然他们把故事着眼于弱势群体,呼唤社会性的关注,这种公益性的商业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影片的现实意义。所以不真实的气质与影片诸多技术手段的现实追求令《海洋天堂》的观感变得十分奇特,一群精英幕后并没有让影片具有更直接的烟火气。他们的艺术嗅觉在贴合故事追求的天然悲剧性的同时让影片的观赏价值远大于消费价值,而我们最终却能够在细心的观看后同样得到消费品的特性:感情上的认同与理智上的同情,或者还有自身代入感的神经震撼效应。这种介于工艺品和流水线之间的尴尬,与传统意义上的作者型电影相比自然要欠缺一点。而角色之间互动性的编排上影片可以规避了直接的叙事模式,这让片中的人物感情除了父子的绝对重心,其他人物之间都若隐若现,未免惹人挑剔。我认为这些元素本来就是作者需要刻意弱化的,游离于父子情之外的人物关系顶多能表现一个零情感污染的世界,何必加以强调?
这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言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我认为是的。因为本片在创作能力上表现出的才华比年轻的《80后》更具有深厚电影语言的积累,即便在市场上和后者一样有着错位的宣传攻势,但其本身的文艺属性是商业大潮中早就已经稀缺了的东西,人们大把眼泪挥洒的其实是影片的商品性,真正能让人感动的还有片中无处不在的匠心。(文/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