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乐评、书评、剧情,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影萍网 > 电影 > 评影台 > 中国电影影评 >

电影《花木兰》影评之人物性格塑造缺憾

时间:2009-12-02 |来源:影萍网|130q.com 收集整理|点击:




电影《花木兰》影评之人物性格塑造缺憾

宏大的战争场面、赵薇和陈坤的化学效应、房祖名的天生喜感、李玖哲的贵族子弟成长路、花木兰的凝水成钢、胡军的蛮横弑父、维塔斯的天籁炼魂,任何一个元素都是当今华语电影有色有味有营养的食材。可惜的是,这些食材被一股脑儿地扔进了一个烂炒勺中。就在大师傅还在犹豫到底是该用炒的,还是该用炖的之际,这堆食材就已经烂作一团,光彩尽失了。 

很难讲马楚成是不是那个没做出菜品的大厨,但是其所有作品都没在内地影迷评分中超过7分的成绩,着实让人惊叹。马楚成的导演风格也很多变。爱情、喜剧、动作、黑帮、古装、时装、警匪,各种类型都愿意试上一试的精神也颇令人“钦佩”。可能正是因为马楚成导演深厚的摄影工作阅历,使其能够接触到多种导演风格和各种电影类型,深知什么镜头可代表什么含义,什么镜头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在其导演作品中,我们不乏视觉上的“赏心悦目”,但是每个镜头的目的都过于明显,就欠缺了一份流畅。有最美的布,有最轻柔的丝线,放在一个不会缝的人面前,依然做不出得体的衣服。一堆好食材准备妥当,如果调整不好先后次序以及各阶段的火候,很容易就会烂掉。《花木兰》显然就是遭遇了这个瓶颈。

本片的战争场面,处理得还算是有些气势。尽管那阵龙卷风来的十分莫名其妙,但两军冲在一起后的厮杀的野蛮感和残酷感都还能及格。最后一场战争,在战术表现上也比较像样。那个定位箭战术也能稍微带出一丝新鲜感。只是战争戏份的安排并不是很充足。本片既然是讲花木兰的,那战争戏份肯定是一个重头。即便本片把《画皮》的挂魔幻头卖爱情肉视为榜样,但本片如果敢挂战争头卖爱情肉的话,依然显得更为欠揍。可是本片规模较大的战争场面只有最后一场,前面都没有像样的战场。花木兰成名一战,号称是“柔然大军攻来”,但从远景里看,也不过就是一场小偷袭而已。这样的规模就想把花木兰的形象一下树立起来,根基并不稳定。(对比之下,迪斯尼版的动画《花木兰》所设计的爬桅杆取箭戏则要高明了许多。)之后所谓的花木兰屡建战功,都是用很少的战争画面一笔带过的。没有体现战术运用的战争镜头跟土匪抢劫戏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最后一战开始前,花木兰的形象更多的停留在了和文泰的感情上,而不是战场英姿。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片中忍受赵薇哭泣的双眼时,最后一战的悲壮情绪自然无法被拔到最高。
 
说白了,本片的核心就是文泰利用自己的假死讯息,逼使花木兰成为绝情的将领,从而铸就了花木兰的军功显赫。这样一来,影片的戏紧紧地围绕在了被动成长的花木兰和推力文泰身上。其他角色,诸如房祖名饰演的小虎、李玖哲饰演的乌龟、胡军饰演的门独等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戏份。这些角色没有得到独立的塑造机会,大都只是在花文二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作为必须品调出来填个缺而已。(最典型的是大将军无缘无故地就懦弱了。)次要角色的性格没有成长,就没有办法体现战争对参与者(士兵及将领)的普遍影响。我们能察觉到的变化,只有花木兰一个人,其他角色从一而终都是一张脸谱,导致全片角色都僵硬成了一潭死水。也正是次要角色反应上的凌乱,导致了整部影片推进上的零散。
 
先拿小虎为例。通常情况下,一个角色在影片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露面,都有明确的性格揭示目的。小虎的头几次出场:一个是表现他练功偷懒,一个是小时候受人欺负被花木兰保护。这两次出场使得小虎的形象是一个被花木兰保护的胆小鬼。可是他一进兵营,到处有人喊他“小虎哥”。他也是大模大样地给别人介绍“木兰哥”。之后花木兰感情低谷,不再带兵训练的时候,小虎又是第一个去鼓动大家训练。这个角色变化之间没有任何过渡。观众不会明白小时候被人欺负,还得靠花木兰这种女娃来保护的小家伙,怎么长大后不是跟屁虫,而是小哥。观众也不会明白一开始如此偷懒的小虎,怎么就突然变成了积极训练的先进了。可以这样来解释,那就是小虎对花木兰有着坚定不移的崇拜情结。这样的印象,就会对小虎就义时的光芒蒙上纱网。小虎最后的坚强、英勇,到底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意志,还是因为小虎把无法摆脱的俄狄浦斯情结寄予了花木兰身上?

再一个就是李玖哲饰演的乌龟。这个贵族子弟是战争中最容易发生变化,也是最容易留下战争痕迹的角色。可惜这个角色在前半段就是典型的“狗仗人势”,而后半段陡变成了重情重义的汉子。虽然每个观众都能明白这是由于他和小虎多年征战才积累下来的情义,但是影片并没有相关的任何描述,会造成短暂的突兀感。一个是战壕里的兄弟情,一个是将领间的朦胧爱。很显然,在导演心里,前者不值一提,后者却是票房灵药。这种不顾一切地对票房元素的追求,会让影片缺乏更深厚的情感渲染的。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并不喜欢花钱来,却只看到赵薇和陈坤流着泪演一出对口相声吧。

胡军饰演的门独,问题不在于没有情感或性格的发展,而在于性格的前后未能统一。这个角色可以为了自己的霸业理想亲手杀死自己的生父。这是何等的狂傲啊。可是没想到这家伙打起仗来却是玩儿心颇盛,时不时地来些余兴节目。最令笔者不解的是这么一个总把“侵吞大魏”放在嘴边的男人,竟然会因为拿皇子和北魏交换了些好处而自喜到被人谋杀。真是可悲啊!这个角色完全就是在配合花木兰和文泰的感情戏嘛。整个儿一摆设!心寒。

在笔者看来,马楚成在做《花木兰》之前,是很有一些好素材的,包括演员也都是很有潜力的。可惜有人(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更管事的)死死盯住《画皮》的票房经验不放,使得本片过于集中在发展赵薇和陈坤这一条线上。次要人物以及战争戏和大场面的运用都过于为这条线让步,反而失去了神采不说,还把整部影片搞成了一段一段地跳跃式。如果影片能够在次要人物上更细心营造一下,对大场面和战争戏的处理再均衡一点,还是可以成为一部不错的商业典范的。只是这一切都将伴随第二部贺岁大片的到来而被人遗忘。(文/满囤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