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在北美电影市场大行其道的B级Cult片的创作主脑往往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上流社会成员。大名鼎鼎的特罗马影业公司老板劳埃德·考夫曼就毕业于耶鲁大学,而且与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是同级;而堪称世界僵尸电影之父的乔治·A·罗梅罗也毕业于赫赫有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吴孟达在《少林足球》里有句经典台词:“打打杀杀你找别人吧,我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一规律在电影界却是满拧——受过金牌高等教育的考夫曼和罗梅罗都沉迷于各自的电影世界里打打杀杀,而且怎么龌龊、怎么血腥就怎么来,一点也不顾忌知识分子的形象。
电影缘起
其实世间本没有什么形象的,顾忌得多了,也便有了形象。真像考夫曼和罗梅罗这样放开怨念,也便挣脱了那些世俗的评判枷锁。不过有些事情其实是先天注定的,甭管个人后天努力再怎么折腾,也还是沿着早就预定好的轨迹前行。乔治·A·罗梅罗就是这样,当他1960年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艺术、戏剧与设计专业毕业以后,就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电影的拍摄中。其实此前罗梅罗早已表现出对电影的无比热情:1954年,还是中学生的罗梅罗就弄来一台八毫米摄影机拍了部名为《流星来客》的片子,拍摄期间还曾因从屋顶扔落一个燃烧的假人而被捕——罗梅罗对电影的痴情由此可见一斑。细究起来,罗梅罗对电影的爱恋种子恐怕从他的家庭生活中就已经埋下——乔治·安德鲁·罗梅罗1940年出生在纽约,此后便在纽约一直呆到外出读大学。罗梅罗的父亲是古巴裔,是一位成功的商业艺术家——所谓“商业艺术”(广告设计),其实没有比电影更好的载体了;罗梅罗的母亲则是立陶宛移民,这一家庭的多元色彩想必对罗梅罗另类Cult的人生经历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自非主流文化群体的美国导演往往都会剑走偏锋,例如出身伊朗裔家庭的吉姆·贾木许就以他的摇滚另类电影享誉世界影坛——显然,盛产僵尸的古巴伏都教文化也通过父系基因在罗梅罗身上得到了传承。
身高一米九六的乔治·A·罗梅罗没去打篮球是有点可惜,不过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是更适合做艺术家。难以想象,罗梅罗拍摄恐怖电影的灵感居然来自他给一部儿童系列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拍片的经历,这部节目号称“儿童电视节目之父”,内容以清新活泼著称,不过罗梅罗拍摄的这一集内容涉及到罗杰斯先生痛苦的扁桃腺切除手术,没想到这个小段子居然让罗梅罗决心去拍摄恐怖电影(不知罗杰斯先生得知自己的节目居然催生此灵感,九泉之下会做何感想)。
罗梅罗其实在大学毕业后拍摄了不少商业短片,由此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让他和朋友创办了“十画面”制片公司。这个公司诞生后不久,就在1968年凭借一万美金的预算出品了《活死人之夜》一片。这部制作得颇显寒酸的黑白电影由罗梅罗亲自执导,剧本则由罗梅罗和他的公司搭档约翰·A·卢索共同撰写。《活死人之夜》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本片几乎成为了美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恐怖电影,而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奠定了Cult恐怖片的基本面貌。1999年,《活死人之夜》甚至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电影保护局的电影遗产保护清单。当然,《活死人之夜》中那些倾巢出动的僵尸也成为乔治·A·罗梅罗最著名的商标,在此后的电影旅程中,罗梅罗时不时的在沿着《活死人之夜》所开创的僵尸路径前进——不断的将这一题材开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乔治·A·罗梅罗“僵尸之父”的美誉自此也不胫而走。
吸血迷情
不过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并没有给乔治·A·罗梅罗带来直接的收益,接下来他又执导了《浓情香子兰》一片,这部讲述退伍军人情感和家庭经历的影片是标准的伦理片,在罗梅罗的作品序列里也显得难得的温情。接着罗梅罗又编剧并执导了《巫婆的季节》和《杀出狂人镇》,这两部倒是“常规”的罗梅罗恐怖片作品。当然,由于年代久远,制作经费又有限,这两部电影远没有体现出《活死人之夜》那样的深远意义。不过《巫婆的季节》在恐怖的面纱下还是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内在危机,有点20世纪70年代的“绝望主妇”的意思,而这一母题在罗梅罗此后的创作中也一再的出现。至于《杀出狂人镇》,则是生化危机式的Cult僵尸片,最后还扯到了核爆危机,在那个时代也算得创意十足了。
这三部电影并没有让罗梅罗立刻大红大紫,为了挣钱,他甚至开始拍摄体育题材的纪录片。直到1978年,乔治·A·罗梅罗赢得了拍摄《马丁》的机会。《马丁》是一部吸血鬼题材的电影,与《活死人之夜》和《杀出狂人镇》里的僵尸狂人比起来,《马丁》的主人公是一个绅士得多的英俊小伙——马丁,不过当马丁在匹兹堡遇到了自称是他表弟的库达后,一切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库达坚称马丁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吸血鬼,马丁看起来外表20出头,实际年龄已经84岁了。事实上,马丁经常给人注射麻醉剂后割开受害者的手腕吸血,而且马丁总是麻醉女性后再与其发生性关系——马丁从未与清醒的女人做过爱。库达让马丁住在自己家里,马丁就此结识了库达的家庭成员,但是他仍然感到孤独。于是,马丁开始给电台节目打电话,倾诉自己作为吸血鬼的痛苦,久而久之,马丁便成了电台里的名人——听众们都叫他“伯爵”。马丁平时在库达的杂货店里打工,他认识了因不能生育而被丈夫抛弃的桑蒂妮。马丁对桑蒂妮产生了爱情,但是他又无法接近她。桑蒂妮最终自杀身亡,库达却认为是马丁杀死了桑蒂妮,并伪造了自杀的现场。于是,库达杀死了马丁——用一根木桩刺穿了马丁的心脏,这显然是杀死吸血鬼的传统方法,而此前马丁轻易拿走了库达放置的十字架、还嘲讽式的咬了库达弄来的大蒜串。所以,马丁究竟是不是吸血鬼,罗梅罗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马丁在《马丁》里还时常回想起自己在中世纪被追赶的情景,但究竟是真是幻,无人知晓。
坦率的说,作为吸血鬼题材电影,《马丁》肯定比不上茂瑙和陶德·布朗宁等人执导的经典之作,跟后世的《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这样的史诗作品比起来,《马丁》也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但《马丁》却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立于世界影坛。与之前硬桥硬马的Cult恐怖片不同,《马丁》没有大撒血浆,而是更多的呈现出心理惊悚片的特征,笼罩在全片之上的核心悬念就是马丁究竟是不是一个吸血鬼?马丁不怕阳光,不长犬牙,而且总是使用刀片和麻醉剂来谋害受害者。所以,罗梅罗实际上颠覆了之前所有的吸血鬼设定,开创了全新的吸血鬼电影模式。难能可贵的是,罗梅罗在《马丁》中还融入了许多黑色幽默色彩,使得本片成为标志性的另类恐怖片。
《马丁》的剧本也是出自乔治·A·罗梅罗自己之手,值得一提的是,《马丁》的场景也主要在匹兹堡拍摄。事实上,罗梅罗电影的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匹兹堡拍摄,看来,在这个城市度过的大学生涯给罗梅罗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而大量在匹兹堡取景也使得罗梅罗既远离了商业电影中心好莱坞也远离了独立电影重镇纽约,这也是罗梅罗保持Cult风格的必然选择吧(进入新世纪,罗梅罗移居到多伦多,从此这里成了他的第二个御用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