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乐评、书评、剧情,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影萍网 > 人物 > 导演 >

叶大鹰谈《天安门》我们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

时间:2009-12-16 |来源:影萍网|130q.com 收集整理|点击:



 

20 年来只拍了3 部电影的叶大鹰,在讲完《天安门》的故事之后,将开拍一部关于自己的爷爷,叶挺的影片。

  《天安门》是叶大鹰“红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复旦大学视觉学院的放映中,场内笑声、掌声不断。放映结束后的讲座上,热情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站起来对叶大鹰提问:“我被这样的红色影片感动。但是为什么不能用更好的包装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好电影?”
  作为今年国庆前后最重要的两部主旋律影片,《天安门》在《建国大业》前一周公映。这两部风格迥异的主旋律影片,票房收成却相去甚远:后者已经过4 亿票房大关,而前者业内口碑颇好,却以不足千万收场。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叶大鹰更愿意和记者讨论创作问题,面对市场,他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B=《外滩画报》

Y= 叶大鹰

大片有很多潜规则

  B:很多人看完《天安门》,认为应该改名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红灯笼》?
  Y:我不会因为现在影片发行不好,就找片名的问题,还是《天安门》最合适。《建国大业》卖得好,就是因为这四个字特别有意义吗?不是。这不在于它的名字,而在营销方面。我们完全无法进入市场,而韩三平有自己的资源、能力去推动自己的片子。
  倒是很有意思,这两部电影在国庆前公映,但票房好并不代表就是好电影。我一直走到哪里都说:有本事,我们在同一个电影院里面,请同样的一批观众来看这两部电影,然后看完打分,这就是公平的。大片有很多潜规则。
  B:为了《天安门》,你念叨了10 年,结果票房并不理想,会对你有打击吗?
  Y:我不会为这个事情扫兴。碰到这样一个投资人,他自己给你投资了,然后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行自己的电影上,我认命就完了。我认为,不能把票房当做主要的目的,我没有这么心机复杂。当然如果片子发行好,我会更高兴。韩三平弄这么个电影也不是坏事情,他也有这个权利。错就错在,他搅局了——以后中国电影谁来拍呢?以后都是你一个人来拍得了。伤害了别的导演这个先不说,他打乱了一种规矩,你是一个国企的领导,你用你的资源、权力去推进一个电影,这是很不公道的,还有别的电影呢?别的人会很苦恼。不是说他没推我的《天安门》,我就不高兴了,所有人都受到了伤害。何况,他动用的是国家的资源,何止演员不敢得罪……如果是别的导演来拍,你在幕后来推动,为了集团利益,无可厚非。但是现在,这里面有很多个人利益在里面,这显示了我们的电影管理是多么混乱。
  B:《天安门》并不好拍,调子平,缺少戏剧矛盾冲突。你怎么克服这些问题,找到切入口?
  Y:这部电影没有矛盾冲突,但是它所有的关系都是“大和小”,大人物和小人物,大历史和小历史,所有的事情都在这其中。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观众因为看惯了好莱坞电影,就习惯了要看矛盾冲突,确实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困难的局面。但是反过来想,为什么它还会让我们感动,就是因为它可以尝试另外一种新的操作方式。我不光是想讲一个天安门的故事,我是想讲一个天安门上有田光英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那些照片告诉你,还有那么多人的故事还没讲完,引发观众去想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这个电影会引发的力量。它会让很多人感动,让人去思考中国过去的60 年历史多么不容易。
  B:现在大家看到片中的毛主席,第一反应都是:怎么和我们平常看到的不一样?不适应了。这个反应在你的意料之中吗?
  Y:因为我们平常看惯了古月、唐国强,特别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的都是他们的脸,而不是毛主席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真正到电影院去看毛主席的政治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原了一个开国领袖的风采。我们不去想它背后的政治意义,虽然确确实实,他背后就是具有政治意义。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认为,《天安门》是中国电影再现真实毛主席的第一步,这就是了不起的。
  B:这是你的“毛主席情结”吗?
  Y:我觉得“毛主席情结”是中国老百姓的,大多数人都有。当初老百姓的状态就是那样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在新中国来临的时候,曾经的老百姓是这样狂热过。当然整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士兵和毛主席之间,很多人看完觉得感动,不是因为毛主席,而是因为这个当兵的人站在毛主席身边,也没有握到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