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读书 » 书评

《X的悲剧》书评: 无止境的崇拜

书评

书评发表于2009-03-12 23:18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X的悲剧书评

第二次阅读《X的悲剧》,并将第一次阅读后粗浅的感想修正一番重新登出,也算是新星出版社重版这推理小说史上从未蒙尘杰作的致敬吧。这篇读后的修改,除改变了一些当初初读完时的兴奋激动之余笔不随心的粗鲁浅陋之外,并未作改头换面的变化,这即在于全书之大体印象于我而言,依然未曾改变——读书未至艾勒里,阅遍推理也枉然——读完奎因之后,又读过百余本推理小说的我,方始觉得,最纯正的演绎法解谜类推理小说对我而言,到了艾勒里.奎因这里,真正叫做高山仰止,在他之前,既没有一个(对)作家达到这样的高度,在他之后,更是已经差不多完结了;也在于作者用难以想象其构造的大脑构思出的这部杰作,想要再来探求其予人的惊讶感与完整度,再来大作文章探讨,笔者既没有这个能力,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只希望,凭着一腔对作者的景慕热情,将一篇重版的浅薄读后贴在这部改版的杰作之后,不要落下力有未逮的尴尬与言不及意的遗憾吧。 
  
我不知道纯逻辑解谜的推理探案小说能不能有一两本入刑侦部门的法眼,被导入作为课外兴趣读物,借以训练警员的逻辑思维与分析判断能力。也许,公安部门的培训课程早有更严整先进的体系来锻炼警员的这一方面能力,故此,推理小说的理想主义色彩实在对真实案件的侦破上并无太大意义。
    
不过,如果抛却现代破案先进的科学鉴识手段不提,仅以逻辑性的严密与周详,分析推导的细密合理,在欧美乃至整个世界推理之林,应该是无人可望艾勒里.奎因之项背,作为欧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推理小说黄金期的正统解谜小说书写大家,其作品除了为读者带来奇妙趣味的阅读感受之外,更有助于阅读者养成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习惯。笔者前文对于奎因之通俗推理文学应为现代刑侦人员重视的构想端赖于此。抑有进者,奎因以作学问写论文式的谨慎小心反复印证而作成的推理作品中的逻辑之美亦可为从事其他领域之专业人士在修练自我之理性分析能力方面提供臂助,只要他所从事的领域注重分析归纳、注重推理演绎。

 

当然,奎因之所以在广大的推理读者心中保有一个过山必拜的神圣地位,更在于其能将复杂的计算机编程设计流程般的解谜过程主轴搭建商轻松幽默的语言和离奇诡怪故事,使得读者即耗尽脑汁跟着作者在迷宫里探寻出路,一路上倒也时常鸟语花香,丝毫不觉疲累,这种令人喜欢的风格,在早期的国名系列与悲剧系列中(这里且撇开中后期作品不作讨论)四处可见。

 

《X之悲剧》是典型反映奎因早期作品风格的经典之作。这个经典风格,不在于气氛有多么弔诡离奇,场面多么血腥恐怖,而是因袭传承古典解谜推理之风,以安东尼.柏克来与范达因为标榜,亦步亦趋却更显登峰造极的。如果仅读前三十五章,会觉得丝毫捉不到脉络。虽然作者比较早的将作案的动机与往事背景毫不保留地付于读者面前,但这对于读者解开疑惑又似无多大作用,然而艾勒里根本不会也不允许他的作品中出现违背古典解谜小说根本原则的不公平感之感出现,因此读毕全作的读者理应会钦佩作者不动声色一早将所有的线索妥贴地埋藏在全作最显眼处又让读者视而不见的高超写作能力,或者说,即使察觉到这些线索背后隐含着解决问题的关键,但读者依然无法靠自己理清之、串联之,并由此得出谜底。

 

本书的核心谜题,简单而纯粹,概言之便是凶手是谁(WHO DONE IT?),以及怎么完成(HOW DONE IT?),为什么这样作?(WHY DONE IT?)(这里的WHY并非指动机,而是指这样完成凶杀的理由何在,“动机”在本作中并非作者挑战读者的武器),而一个HOW,一个WHY,却又被极其弱化,解答出HOW 与WHY的目的还是在于解决WHO的问题。可以说这三者是互相关联为一体又层层推进的。
    
在《X的悲剧》最后一章解答篇里,奎因又是怎样为读者带来美味的趣旨呢?
    
以下文字并不泄漏谜底,但对本书精华略有涉及,为防影响阅读美感,请读者自行斟酌是否阅读。
    
通过老雷恩的气定神闲的分析,我们得以见识勒最具逻辑性最有美感的分析推断。通过第一起死亡事件的凶器,分析事件,排除几种可能性中的不可能,并锁定某人是凶手还是其共犯。

 

通过第三起谋杀的种种细节,将凶手的身份水落石出。

 

三起凶杀的分析个个完美,瑕疵难寻。却偏偏又各有不同侧重,第二起谋杀时的排除否定,第三起谋杀时的推理论断,再结合心理分析,三桩谋杀的融会贯通,令人心醉神迷,如饮琼浆玉液。
 

而所有的线索,证据,都一早清楚无误的呈现在读者诸君的面前,没有隐讳若隐若现的暗示,没有似是而非的误导,所有的线索都是光明正大,公平之极的。

 

读完奎因的小说,仿佛只要自己够耐性细心,够机智聪慧,也可以推得八九不离十。
可是阅读奎因小说的途中,自己知道,无论怎样的穷尽心机,也是徒然之事,接受作者的挑战,倘若真的可以胜利,也许会有成就感,却失去一本美感十足的好小说,于是,作一个愚笨的读者是幸运之事,就让奎因一次次在全书的解说中把自己推上酣畅淋漓的幸福之巅。
    
此地,还要赞一下曼弗雷德.李与费德里克.泰纳兄弟(既作者,艾勒里.奎因为二者共同创作推理小说采用的笔名)赋予老雷恩即富有哲辩又简单易懂的长篇大论。不似范达因笔下的菲洛.凡斯那样文陬陬引经据典,自命清高的卖弄会让一部分读者心生厌恶,哲瑞.雷恩是一个沙翁戏剧的狂热爱好者(以致于其宅第便以哈姆雷特山庄名之),是一个惟妙惟肖的演员,更是一个对事物规律与内在使然具有最敏锐视角感知的哲人.他的口中所流露之言,是谦逊谨慎的,越是敏锐之人,愈是不会依仗自己靠不住的直觉,在他的口里,流露出的永远是多种可能性的罗列以及经过成熟考量之后的排除与选定,这样精于计算的头脑往往懂得对于万化世间的敬畏,而不会肆意而出无知无畏那样的张狂,因此哲瑞.雷恩非但可爱,更兼可敬。

 

所以,雷恩先生书中除却最后章节的解説之外,依然有几段十分经典的对于警方未经深思熟虑推敲仅凭外向臆测所得的似是而非的结论的批驳(这当然也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最易犯的错误),而即使是这样的据理力争也丝毫不见火药味,不癫狂,绅士到了极致。

 

可惜雷恩一出场就是六十岁了,所以他的事件簿只有寥寥四部而已,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明珠珍稀,方显其璀璨夺目,不是吗?

 

文/ 微不足道  更多书评,影评,乐评  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母子情感链
下一篇:《红衣主教的帽子》书评: Money Talk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