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变形金刚2》和《星际迷航2009》的标准来看今年获得爱丁堡电影节最佳英国电影奖的《月球》,那后者无疑是一部处处不合格的蹩脚作品。既没有美艳的花瓶,又没有火爆的场面,那点复古味儿十足的特效更是不值一提,完全落后于我们这个炫目的时代。但很遗憾的是,美国人的大片没做到的《月球》做到了,而且这些恰恰是一部科幻成为经典的敲门砖:漂亮的原创故事,悬疑曲折的情节,高屋建瓴的内涵,宏大叙事的野心。
去年爱丁堡电影节的这个奖项颁给了《苏默斯小镇》,今年颁给《月球》再次证明了评委会的眼光。一部仅仅耗资500万美元的处女作,成功实现了向《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索拉里斯星》等数部经典的致敬,并成为了这几年最惊艳的科幻电影之一,导演邓肯•琼斯绝对称得上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虽然名字低调,但家底是个传奇:他没改名之前叫佐维•鲍伊,是摇滚界传奇大卫•鲍伊的儿子,对音乐没什么兴趣,却在伦敦电影学院积累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深厚知识基础,在几年的广告导演生涯之后,终于得到机会拍成《月球》。
《洛杉矶时报》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能与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比肩”的作品,当然是有些过誉。但电影开头20分钟所呈现的月球工作场面,毫无疑问来自库氏那部经典开头的特效风格。清冷寂静的星球地表,缓慢行动的白色机器,浩瀚的星空和来自太阳的斜照,温文尔雅的古典配乐,这种时刻在影迷的脑海中大概会不由自主地响起那一曲著名的《蓝色多瑙河》,为这3天时间内搭建拍竣的模型而击掌称绝。影片的舱内场景看起来十分像八十年代以前的科幻电影,但这并不让人感觉简陋,反倒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复古气质,赏心悦目——如果再来些类似《2001太空漫游》里那些红色太空椅的超前设计,也许就太完美了。
仿佛故意是要和这个极尽夺目的花哨时代逆行,《月球》不仅在特效上简练紧凑,从头到尾出场的几乎只有一个演员:萨姆•罗克韦尔,凯文•斯派西则是为其身边的机器人“戈蒂”配音。而就是这么一个演员,却实现了多重化身,完成了对克隆人命题的深入探讨:克隆人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是什么影响了克隆人的性格和命运?我们为什么要生产克隆人?克隆人的地位和尊严何在?克隆人应不应该有人一样的感情?……
《月球》在时间上是线性的,在人物上却是交替和重叠的,这必须归功于这个谜一般的剧本,及其带来的丰富的可讨论性。在互联网上,已经有大量科幻迷和相关研究者就《月球》中的细节展开热烈的争论,从男主角所在公司从事的氦3开采业务,到克隆人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再到片中有所涉及的月球生存和通讯问题,这种热火朝天的场景,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对《2001太空漫游》等作品几十年来博大精深的诠释。假以时日,关于《月球》的诠释和延伸也许还会继续下去,从而启发出更多像它一样独一无二的天才之作。
当然了,和库布里克在区区一部电影里就解答了人类对自身和地球文明的困惑相比,《月球》的内涵只停留在科学的某一领域某一层级上,做不到前人那样高度地哲学化和符号化。但可贵的是,《月球》的情感和面貌和库布里克所灌注的一切是共通的。因为剧情繁杂,我必须尽可能地必须绕开重大剧透,对我本人而言,影片主人公远离文明和家庭、独处于遥远月球的那种“渺小的孤独”,是本片最优雅的闪光点之一。
长久以来,科幻片领域要么喧闹异常,要么擅于思辨,《月球》这样幽静的作品实属罕见。更重要的是,在观众们普遍习惯了科幻电影对人性恶和对机器及地外文明的不信任之后,在这么一个环境简单到极点的太空舱里,实际上并非人类的克隆人和机器人之间,最后却闪耀出人类情感的伟大光芒,是这部电影最出乎意料的地方,也是其最终温暖并震撼人心的主旨所在。而反过来说,这又形成了一种形式上温和、内里却十分锐利的自我批判,完成了对人类自身被异化的深刻反思。
这一切,都被导演邓肯•琼斯在《月球》中以一种理想化的精神加以描述和呈现,所以观众们并不会觉得有所不悦,作为人类又有多么难堪——这是一种崇高而体面的自省。作为一部小成本处女作,《月球》做到了完美,些许作为新手所难以避免的略有拖沓,在影片惊人的水准面前,我个人认为可以略去不提了。
文/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