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莫名的喜爱,对本片总是百看不厌,本片确是好莱坞传统剪辑手法与韩国多镜头多视角摄影相结合的巅峰之作。或许是太爱女主角秀爱的表演,也因为别的一些原因,会提出一个疑问,本片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呢?
全片的女性视角突出,导演李俊益将苏茵的视角作为情节推动的手段之一,很多剪辑细节,比如郑满他们到达西贡找酒吧老板娘的那一串戏,导演总是悄悄加入苏茵的主观视角,其实抛弃这些镜头,影片的节奏感也不会被打碎,但显然这带有用意。纵观全片,女主角苏茵始终坚守在自己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底线上,最终完成了对丈夫和以郑满为代表的迷失的韩国人的救赎,而在展现和突出这一用意的时候,导演李俊益选择了用女主角视角的情感化与这纷繁世界的世俗化形成对比,而影片大半部分时间将这种处理极度弱化,仅是到苏茵他们被救出越共地道,在美军俱乐部演唱的那段戏时,才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并形成一种高调的情感张力——为了恳求美军出兵搜索丈夫的小分队,苏茵不得不靠“唱”留在美军基地。导演在处理这段戏时,直接将深焦镜头对准苏茵,当她冰冷的眼睛打在周围的环境上时,当镜头不断在郑满乐队成员复杂的脸上切换时,镜头很自然呈现出强烈的女性情感——女性无助和脆弱的呐喊显得如此渺小,这是全片的情节高潮。
当然,仅凭这些就推断本片是一部女性电影,显然略显草率。本片从多种角度呈现出娱乐化倾向,这显然与女性电影的实质相悖。本片的背景音乐并不相对独立,从苏茵在韩国军队表演的几场戏中就能窥出——其一,那种过于娱乐化处理虽然在细节上呈现出苏茵的情感层次和表演层次,但显然跟女权和女性解放没有任何关系;其二,虽然本片将苏茵这个传统角色放到大环境下而带有一定指向性,但导演的主题还在于探讨传统价值的回归,这意味着对女性的探究只能停留到一定阶段,而不能延展开来。本片在挖掘苏茵这个角色的内在性格时,将人物的冷暖根治到寻找丈夫的过程中,让一个女性完成对诸多男性的救赎,是对女性价值和意义的极大肯定,但导演却让这个过程显得不那么清晰明朗,原因在于没能将本片的娱乐性和学术的探究性形成合理的比例,因此全片的震撼力就降低了。
虽然在本片中随处可见女性视角,但导演李俊益即非女性,对女性情感的表达又太片段化,而最终沦落到一种俗套,为此即便非要称这是一部女性电影的话,也是一部在探索中“落网”的电影。
当然,也许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它是否是一部女性电影,我探究这么多也没什么实质的意义,顶多是个人喜好和皮痒之作——我自己当然不这么想。现代人过于浮躁,对待电影的态度就跟对待妓女一样,需要就来一次,可否真的静下心来品读过一部电影,那就未知了。一部电影包含的内容很多,其深层次意义未必能一次就品出来,好电影爱看,也耐看,但未必人人可如此。在此,我仅想提倡一种正确的观影态度。(文/Y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