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阁 » 奥斯卡国际电影节

奥斯卡最佳影片: 《走出非洲》,1985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12 13:33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听说西德尼·波拉克去世了,就找出《走出非洲》再看一遍,上一次看这片儿还是VCD时代,啥也不懂,就记得飞机很美,陆地很美,音乐很美。

 

现在,我很怀疑西方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非洲是否真实,自从上次乍得贩童丑闻之后,我对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描述的所谓非洲风情就很抵触。至今,我还没有踏入这片土地一步,但对于那里生活的人民,他们的家园和政府,我更宁愿相信一个黑皮肤朋友的口述。

 

又想起来我读硕士时的好友艾利,这个开朗而敏感,义气而单纯的‘兄弟’。

 

不知道你还在法国吗,是不是已经回到祖国,当上了理想中的工程师。

 

我也宁愿看翟华老师的回忆,陶短房老师的记录。他们告诉我一个真实的非洲,一个曾经被压迫,被歧视,却不断抗争的非洲。

 

回到电影,昨天看旭彬的博客,他提到了一部格陵兰电影入选了本届戛纳电影节。 没错,格陵兰,就是那个世界最大的半岛,那个杳无人烟的冰原,那里竟然有电影,竟然还能入选戛纳。

 

有人在用电影说话,只是离我们太遥远了。迄今为之,我只看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非洲电影(夏因的埃及片不算)- 还是在戛纳,三年前的‘一种关注单元’德彪西宫,属于误打误撞,片名叫《站起来,自己走》。

 

单看着片名,几乎就是一次‘非洲人独立宣言’,而且是部剧情片,放完后导演上台和观众交流,用不太熟练的法语回答记者们(一种关注也是要记者证才能去看的,该死的戛纳等级制度)的提问。

 

具体说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很新奇。同样一卷胶片,对准的是同样一片大陆一片人群,波拉克这类白人导演所展示的,和土生土长的黑人导演所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样。

 

可这电影基础知识,这些理论不都是从西方人教科书里学来的嘛?

 

还是文化差异,渗入骨髓的文化差异,用一句不太合适的中国话来说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走出非洲》里,斯特里普多么‘善良’啊,帮助土著,同情他们,教他们学习西方文明。可在个个衣冠华贵的白人面前,这些只不过是施舍,是配角,黑色的皮肤永远只是布景。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战争,部族仇杀,这些白人就赶紧‘走出非洲’了,谁还留在这儿陪他们,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死亡,病痛,无家可归。

 

有谁会真正关心他们?最终留在那儿的,只有那个黑人导演,这是他的家。

 

莎朗斯通就是看这种电影长大的,对了,她刚学会了一个词儿,叫‘Karma’。

 

作者:Luc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莫扎特传》,1984
下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野战排》,1986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