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不再希望中国电影里再出现这样的影像,却每每看了这样的电影后感觉自己仍然有良知,我感到了愤怒。我每每看完这样的电影之后希望电影中的那些种种丑恶不再出现,却明白自己这完全是一种奢望。人仍然存在,这个社会仍然存在,因此,这些丑恶也同样仍然存在。甚至,他会比人的生命更为长久。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盲井》让我感受到了地底的黑暗,《盲山》则让我闻到了地面上的麻木。我不知道李杨的下一部电影是否也会冠以“盲”字,但无疑,这次的“盲”比上次的“盲”更痛彻人心扉。如果说《盲井》我们感受到的震撼,因为是“个人个别现象”,而让我们对那种震撼还有点距离的话,那么《盲山》的镜头里那一个个冰冷麻木的面孔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包围的绝望。
同那些第六代导演所不同的,从《盲井》到《盲山》,在这两部电影中,他没有用任何生涩的镜头来刻意表现自己的深度,也没有将自己摆在了某主义代言人的位置。李杨几乎用一种平实却又残酷的镜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每天都会发生在中国某个角落的不幸故事。而故事,也没有用过多的技巧,就是一种简单的直叙——这在那些注重主义以及技巧之类的第六代导演身上不容易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感觉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李杨的作品比那些第六代会“更好看”一些。对于这样一个故事,如何用最为简单的方法让大家明白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可以,这样的故事更应该要用纪录片来表现。当然,李杨拍的不是纪录片,但是,李杨可以让电影像纪录片,事实上,他做到了。而他所“捕捉”到的,也是足够让我们震撼的,尽管那些镜头存在着艺术加工。
当拐卖妇女已经成为一个村子习以为常的事;当被拐卖的妇女试图逃脱的时候,居然遭到全村男性的追捕;当邮递员将一封封求救信还给“丈夫”,当妇女在众目睽睽下被拉下车;当那些被拐卖了好几年的妇女终于开始逆来顺受后;当看到被围攻的警车时……麻木、残酷、冷漠、屈服、愤怒……这些便是我在看电影时所能想到的词语,李杨同样也是将这些词融入到了他那一个个看似普通的镜头中,影片没有过多的渲染,甚至没有一秒钟音乐的出现,这种死一般沉寂的氛围让影片显得压抑十足,而这种压抑也在白雪梅一次次地逃跑、一次次的抓回来后达到了爆发点,直到此时,当白雪梅终于坐上警车离开那个村子后,我也长真正松了一口气。
看到网络上一些评论,说导演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讲述这样一个悲剧,我当然不知道这个评论者的角度,如果说这样一部电影也是一种高高在上,是一种不同情,甚至是导演的机巧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如此“机巧”的电影中国实在还太少太少。如果说结尾那和颇为主旋律的字幕也能成为批评者的借口的话,那么我反问,如果没有这个字幕,我们是否还能看到这部电影?要知道,他们是在中国拍电影。
至少,拐卖妇女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足以通过这些影像,被我们重新关注,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所在。观众在看《盲山》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人性的力量和尊严,在这样的山中,人性和尊严几乎已经淡然无存,也正是因为人性和尊严的缺乏,才使得影片中的那个村子看起来是那么的“狰狞”,就连白雪梅的悲剧,和他轻信他人,都也有一点关系,而白雪梅最终能够逃脱,也是和她仍然仅存的一点尊严有关,而这,也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唯一的尊严。导演用一组极“恶”的影像,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对“恶”的厌恶,并最终引发了观众对“善”的向往,这难道也是一种错?
《盲山》当然不能和一些大师的作品比,但这并不代表李杨一定要如大师那般,用大师的角度和方式来讲述一个悲剧,只要观众被震撼并沉思了,那么,这部电影的最终目的也达到了。——我们的双眼不能盲。
《盲山》:我们的双眼不能盲作者:陈赖汉(转载)
相关连接
下一篇:《盲山》: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