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在2月28日下午看了《二十四城记》,这个期待已久的,被冉老师冠于“60年来中国最好的电影”。后来我们参加了电影的研讨会,贾樟柯、翟永明都到了。我必须很“散”的说一些我对影片的感受和影片的细节。
究竟是不是广告?《二十四城记》的故事:一个军工厂,叫420,由于战争的需要,从沈阳搬迁到成都,现在被华润买了,将要变成商品房楼盘,这个楼盘的名字就叫“二十四城”。《二十四城记》是一部电影,不是记录片,里面有大家熟悉的陈冲、吕丽萍、赵涛的精彩表演。
影片一开始就是全体员工的动员大会,宣讲420厂被收购变成楼盘的伟大意义,巨大的“华润”,巨大的荧幕上都是脑袋,或者蓝色的工作服。贾樟柯说,这不是广告,拍摄之处,和420厂、华润多次谈判,才被允许拍摄,华润后来同意投资。“一般开发商是很反感拍摄拆迁的,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其实在中国,导演要确定自己的地位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电影,去国际电影节得到很多奖励,然后回家做商业电影,我并不知道《二十四城记》是不是贾樟柯的特殊的商业化道路。对他来说,一般都是纪录片和电影并行的制片模式。
贾樟柯说,他很坦荡的做这些事情,以前句的害羞,现在觉得很强壮彪悍了,他还说,十分想拍摄20年后,这个“二十四城”里面的人的生活状态。恩,大概是他得的国际奖励太多,很牛的原因吧。
纪录片和电影。其实编剧翟永明也承认,这是贾樟柯的依次试验电影。因为采取了纪录片和电影结合的形式,我感保证,没有经历过这些军工厂的80后,如果不是附庸风雅或者对文化历史十分有兴趣,一定在电影院坐不了那么久,看完这些人的口述历史。
影片全部是口述历史,贾樟柯说,其实拍摄的过程中,很想把口述者口述的故事,用画面表现出来,后来觉得“讲述本身就是纪录电影”。而且贾樟柯也透露了一个细节就是,之前人物讲述的都是别人,后来发现,因为更多的讲述自己,于是又拍摄了一遍。电影很容易给人一个感受就是,当陈冲出现的时候,人家以为前面是纪录片,后面是电影,其实这从头到尾,都是电影。
真实和虚构。故事里面有很多真实的东西,但是其表达却是虚构的手段。贾樟柯说,去拍摄之前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去采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他两个问题:你知道这个厂是从沈阳搬过来的吗?你知道这个厂在搬迁的过程中,丢失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吗?
可惜这个丢失的三岁孩子,没有当事人来讲述,而是用了吕丽萍,所以,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完了之后,不得不用一段来自420厂的历史资料,来证明这个故事的确是真的。陈冲和赵涛扮演的那部分就不用说了,大家是文本里面创造出来的一个形象集中体。总有一部分人,有这部分特点。
时间和空间。他说他很依赖空间,绝对不凭空写剧本,都是在某个空间有了十分强烈的感受,然后根据这个空间去写剧本,他平常做的事情就是积累空间里的素材,以及积累空间里面的面孔即找演员。
贾樟柯讲述历史也一定是多方面的,多个讲述者,不管是《三峡好人》也好,还是其他,都是多个讲述者,哪怕这些讲述者是毫无任何关系的群体或者个人。贾樟柯说,这是他一贯的立场和表达方式——“群像讲述”,相互对应的人物,来表达事件的复杂性。
贾樟柯说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独立表达,但是一定不边缘化,可是,现在大家都不够独立的时候,他的独立就显得边缘化了。
文/ 康宁 更多影评,书评,乐评 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1958年,这群东北人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扶老携幼,远离故土,从冰天雪地的北国沈阳,来到祖国后方的巴蜀大地,为建设大西南,发 展国家的航空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军品、民品生产相结合,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1955年初,当时的二机部四局、四院根据中央军委意在战略后方建没一套完整的航空工业基地的要求,准备组建420厂,并联合派出选厂小组,从西北到西南,经过近一年的跋涉,确定厂址选在四川德阳。后来有关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把厂址迁到成都东郊牛市口附近。1958年,当时的一机部发文,正式把成套支援新厂建设的任务,下达给沈阳111厂。第一批从沈阳转移来蓉的职工有2013人,家属334户,设备、物资99个车皮,后来又有两批职工转移来蓉。转移的总人数为6535人。从此,这群几乎是举家迂徙的东北人和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晃,43年过去了,当年的6535人如今已变成了大约7万人(在职职工约2万,家属约5万),有的甚至已是四世同堂。工厂逐步发展成为涉足多领域的国有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国家航空航天工业的长足进步中,有他们辛勤的汗水,成都的建设发展也留下了他们不倦的足迹。这群东北人和他们的后代们和本地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故乡成都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