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美国电影影评

《后天》影评: 灾难片的典范

影萍

影萍发表于2009-03-03 01:21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罗兰·艾默里奇

后天:灾难片的素质教育样板

 

-= 卖座电影的构成 =-

冰雪覆盖的南极在管弦乐舒缓的氛围中出现,随科考队地质勘测而来的冰层裂缝真实地表现因地气变化,而使得冰层由坚固的横向构造重新结晶为竖向冰碴。质量的变化是第一步,影片用6分钟完成了这短暂但充分的序章,尔后无疑是封闭式的讨论,权威嗤之以鼻,世界各处出现灾难的征兆,以及大范围的恐慌,而这都只是在为铺天盖地的特效场面做铺垫。故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灾难片而言特效所占的分量举足轻重,而说理的成分无论是确有其事或荒谬不堪,都仅仅是次要的过场,并不对此类影片的票房和口碑起到决定性作用,换句话来说,08年肥皂灾难片《海神号》和虚张声势的《水啸雾都》以及国产轻喜剧式的山寨灾难片《超强台风》若果真就搬到台面上和这部04年的前辈做个比较,实在并没有去电影院看的必要,虽然我并不情愿承认,但一方面灾难片整体水平的滑坡确然令人感觉乏味,创意或者表现力都乏善可陈,另一方面现如今确实能够吸引观众,令其失去理智第一时间排队买票,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观影狂潮的作品大概真的无一例外,都过分仰仗后期的魔力,强大的电脑特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更是锦上添花的利器。而其他作品的卖点不外乎剑走偏锋,非常暴力,极端,泛政治化,社会问题,以及这些元素都沾一点但实际上是靠吃青春饭的美少年以及半老徐娘撑台面的院线偶像剧,而只有走向略显老少咸宜且墨守成规仅在传统框定下做技术性变革的剧情片,可以偕同特效巨制一并进攻国内市场,当然还有大量的阉割片聊以慰藉。

 

其实在前期就做好一刀不剪的设定在哪个国家都是明智之举,限映对制片方是巨大的灾难,这意味着少赚一票,甚至血本无归,光靠DVD全片发行即便赠送再多花絮、导评、衍生品也是无济于事的,盗版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总可以找到免费且质优的渠道以及无私的盟友有意无意对抗电影工业中的奉献者、艺术家以及大量商人。而如何令影片在各种迥异的国家政策下畅通无阻,确然是少数人笃信并掌握的技术,为了达到收支平衡进而海赚一笔,越少出格的元素越好,越遵循叙事的规律与技巧越好,越避免得罪人越好。那么选择全球皆准的环境问题总比设置某一种族某一国家某一个人作为假想敌聪明得多,更何况全球性的灾难又能让出镜的国加多一些,这对海外票房很重要,务必再挑几个一线明星,实在不行略微过气的也无妨,省下的出场费可以给特效组留足发挥空间,这无疑是划算的,顺便捎上几个连续剧出身的关系户,再加上好莱坞越来越雷同的配乐与作曲家,声光色效就都有了,如果还有金牌编剧与精明的制片人加盟,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一部商业电影的成功?

 

-= 电影叙事的规律 =-

关键人物总会遇到来自不同环境的阻力,工作压力,家庭矛盾,身份认同的危机,乃至个人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缺陷。电影叙事也有同样的规律,这一点也不比小说或戏剧的技巧单薄,只是太像生活本身所演绎的伎俩,所以不易察觉。还原叙事的动机,想说什么便直呼其名是最下策,虽然最为常见,但也最不用动脑,时常出现在日本超现实主义喜剧中,而通过客观现象、支线情节发展及次要角色的反应来表现主线、主角才是编剧在剧本上、导演在调度上所作的功力。

 

虽然已经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影片18分钟时飞机遭遇气流突袭时所造成的恐慌,并非来自主角的判断,或者说观众所能感受到的突发事件是通过其他角色或半开玩笑,或郑重其事的行为反差表现出来的,这么处理的最大好处是更客观,是较为浅显的暗示,也是一种观察的方式,如何表现事态确实恶劣?让专家现身说法,在飞机上谁是专家?专家是不是必须慷慨激昂地来段演说?影片并没有像《空军一号》或《锅盖头》那样赤裸裸地说实话,而是通过在天上飞了一辈子的空姐对这种局面的惊慌反应,告诉观众状况确实不寻常,可贵之处正是这种惊慌仍旧被安排得符合角色的身份,适度的手忙脚乱,逼真的故作矜持,合理的人人自危,甚至精确到习惯性拉上舱间门帘时顾不上归置严实,哆嗦着紧着去扣安全带,这一幕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导演并没有让某个毛头小子突然睿智或者大义凛然,那显然需要另外通过一连串事件展现,得到观众认可,才不会显得突兀。所以直到57分时他还狼狈的泡在水里,一路逃亡,而51分之前长达6六分钟的街头调度则充分体现了导演的掌控能力,不仅将各色人等的混乱表演安排得井井有条,还不忘通过一连串配角的惊恐表现为大难临头做铺垫,这使得接下来翻滚而来的滔天巨浪有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时少年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瞠目结舌、手足无措或许比义正言辞、英勇救人高级得多。

 

叙事,基本上等同于角色的成长,也是叙事希望揭示的下文。当然这只是说常规影片,浑然天成的怪鸡电影,深不见底痛不欲生的哲理片,自作多情的烂片,还有大多数浑欲不胜簪的国产片理应除外,对,那不叫电影,都是满满的信仰,充满了破罐破摔的大无畏精神。

 

-= 心理承受的外延 =-

回过头看《后天》,《水啸雾都》之类没有自知之明的片方所使用的什么全面赶超《后天》特效的宣传语纯属扯淡,那种巨浪的压迫感令人身临其境,倘若在影院的大屏幕前,也必然造价不菲;而08年的这部空得其名的灾难片似乎只是截取了海神号某些没顶的船内片段,同一桥段早在80年代就在使用(甚至还出现在09年2月份的低成本和谐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里边),明显缺少诚意,即便是作为翻拍片在向原作致敬,但仍旧形迹可疑,若干非典型性对白唇舌剑后,鸟瞰一个全景就结束了,其余场面接近于邻居没关水龙头,匪夷所思,真实感当然也赶不上马尔代夫的实况录像。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愫也完全没有爆发出来,整个灾难片的小宇宙像是在冰箱里放了一晚的肉汤,都成冻了,只会随一阵阵倦意打晃。

 

一部电影首先要决定输出的终端是什么,在不同的媒介播放会对画面中所表现的内容细致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手机、PSP、电视、电影院、购物广场,屏幕越大对细节的表现力越强,对视觉的冲击力也越大,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四周是翻滚的环绕立体声,一片黑暗中沸反盈天的巨幅灾难画面扑面而来,汪洋大海如正弦曲线起起落落,配乐中的号声与鼓的节奏同样令人绷紧神经。我是一个畏水的家伙,08年广东洪涝令我心有余悸,连日暴雨为狂风掀至水平方向,空气中都是水汽,浓似大雾,可见度堪比北京最放肆的沙尘暴,站在街区,看着斗大的雨点砸向水泥地,掺杂着对水的恐惧,自觉震耳欲聋,因排水不善,深深浅浅都要没过脚踝,泥淖早已换做浑浊,隐隐只觉得泡在水里的脚冰冷,而看不到的水下或许有很多未知的生物。

 

我很少看恐怖片、灾难片之类,更不会穷追不舍某个系列,《电锯惊魂》是个例外。美国的恐怖片几乎已经和血浆片划上等号,所以日本心理惊悚概念的移植才会吓坏老美,这些年的恐怖片发展已经不光沿袭《鬼玩人》之类莫名其妙的恶灵附身路线,各式杀人狂系列早已告一段落,僵尸片也已经颇具喜感,探讨更为丰富的人类活动与罪案逻辑显然是除吸血鬼血统外,时下最为热门的思路之一,《电锯惊魂》便是典型,结合悬疑、罪案、机关暗算,以及丰富的道德说法,几乎树立了恐怖片的新标准,而出色的光感、剪辑和音效均为影片制造了绝佳的气氛,但即便如此仍旧面临着陷入俗套的危机,拍到第五部,如果算上《死寂》,统一制作班底已然有了六部影响风格与逻辑大相径庭的作品,在观众审美疲劳的前提下,片方除了摆出更为残忍、血腥、极端的手法虐杀角色,是否还有更好的出路?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变强,曾令人昏厥的早期恐怖电影现如今只能令人犯困,08年甚至出现了《REC》和《柯洛弗档案》两部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惊悚片,试图用这种从电子游戏借鉴来的扮演方式增强影片的带入感。但毫无疑问,很快大家都会适应,变得乏味,到那时恐怖片将以什么极端的方式出现,真的不敢想象。到电影院观看恐怖片当然是最刺激的方式,强迫性和冲击感之外,声音的杀伤力远胜于画面,那是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暗示,即便你看到了画面,真正吓到你的是与你预期所不相吻合的那部分。胆小的也不用害怕,诸位有生之年应该是无法在中国内地影院看到那么刺激的作品的。

 

作为灾难片,《后天》毕竟和恐怖电影不同,不需要那么多机关算尽的吓人段落,在叙事上将更贴近传统影片,所设计的场面通常是人们真正害怕真正假想过的,而曾有过相似体验的人对此将会有强烈的恐惧与排斥,所以会感觉震撼,也正因为如此,拙劣的灾难片才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我之所以选择这些和水有关的灾难片,其原因也只是我本身对此有着敬畏,所以此类影片在视觉上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编导和演员是否真的了解和尊重我这类人内心真正的恐惧。

 

灾难片的特技和影响品质真的很重要,这也是《赤壁·下》的痛处之一。

 

-= 情感段落的戏份 =-

从48分开始特效席卷而来,气势恢宏,灾难场面充满了诚意。这和讲究科技含量的罪案、间谍、科幻题材相似,总要围绕主题展现该类型所需要的元素,无疑这样才是取悦类型片观众的关键,观众希望看到的就是科幻片中惊人的背景想象力与酷炫无比的超能力、间谍片中极端精密的高科技装备及有组织无纪律的阴谋论、罪案片中令人发指的犯罪伎俩和事出有因正邪难分的沧桑正道,但凡类型片毫无疑问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下笔墨,和爱情片不同,那些略显肉麻的情感段落只能是或多或少成为点缀,这令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亲切,同时也可暴露其具备平凡人所应有的缺点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形象丰满,真实可信(显然,爱国主义经典影片并不这么认为)。

 

支线情节如何表现诚意?当第一主角无可挑剔或者由过气影星扮演时,给年轻人以成长的指导,令其克服自身及外界的困扰成为主角的好帮手,从而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或者在续集中成为偶像;当影片乏善可陈或主题众所周知时,制造话题感,让次要编剧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当院线责令片方缩短时长以配合场次数量使利益最大化时,提供可行的剪辑方案,也就是说无论在支线怎么下剪子都不影响主线和支线的发展,即便只剩下黑暗中的一句台词:“我在用我的体温为你取暖。”或者“Come on, baby.”观众也能够领略究竟发生了什么,人物关系和没发生时必然有着微妙的差异,而这恰好可以满足影评人的需要,开始漫无边际的闲扯以骗取关注和稿费。

 

在严肃的影片也要懂得诙谐,冷了怎么办,烧书取暖,什么不能烧舍不得因为那是他的精神底线,什么可以烧因为当人类到了紧要关头法律和税务的大部头真的狗屁不是,关注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佐料是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足以说明制作班底是心怀喜悦在做电影,这是他们的心血,使群体智慧的结晶,即便在大方向上是要言听计从的,但是各个部门总有发挥自我想象力为影片锦上添花的机会,每一丝一毫极富创造力的点子都会推动影片成为经典,走向殿堂。电影工业在这方面所作出的榜样值得大多数企业学习,这也是企业文化在中国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支线情节,或者说用以呼应并影响主线的细节描写,不可或缺,它不仅仅可以防止角度过于单一,反衬主要人物,争取少数派话语权,塑造偏执但却独一无二的小人物形象。在支线情节中你会发现更多真谛,也是导演完成不同叙事的试验田。当主线安排了过多情感时,支线便显得更为理性、更为市侩、更为心直口快,相反主线有的是大义,支线理应反应人性的真善美,生活的美好,细节的质地。总的来说,或许事隔多年甚至记不清是哪部影片,仍能够清晰地保有对某一触动你的细节的全部印象。

 

这两年从中等制作到民间自发,多线叙事有了个小高潮,也看得到结束,多线叙事并不等于耍个性、剑走偏锋,适当的蒙太奇在常规叙事当中可谓技不压身,并能制造出节奏感、宿命感,令故事发展更扣人心弦,尤其在临近决定性的瞬间时,便尤为引人入胜。

 

《后天》在5年前所制造出的视觉盛宴至今是灾难片中的翘楚,这不单是话题和特效所成就的殊荣,结合影片在剧作、科学、表演、叙事、细节各方面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实在出色,在远离20世纪90年代的这些年,能够摒弃浮躁拍摄出这么认真,高水准,媲美《极度恐慌》《龙卷风》的灾难片,令人由衷敬佩。影评书评乐评 www.130q.com

 

文/苏乏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 瓦尔基里计划
下一篇:《切·格瓦拉:游击队》影评: 神一般的偶像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