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凯歌,其实我一直觉得敬佩而疏远。
敬佩当然来自他的《霸王别姬》。不管他后来的作品水平如何上下颠簸,单这一部华语电影巅峰之作,就足够他吃一辈子。疏远来自于对他叙事风格的不适应。陈给我的感觉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点像,都很喜欢煽情,不够冷静,而且在观众都看破了的情况下依然强硬的不合时宜的煽情,甚至曾把雅虎生生煽成了搜狐,这让我很受不了。至于让陈狠狠滑铁卢的《无极》我一直都没看,所以对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不满,他的片子无论如何是具有观赏性的,他的“情怀”我也理解——他是一个有艺术追求且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导演,这点,应当赢得尊敬。
可如果让我给陈凯歌2008年的重头大戏《梅兰芳》打分,我只能给6.5/10,将将及格。当然,这跟我看不懂京戏紧密相关,片中的唱腔台步声韵等再精彩,我这局外人也只能看看热闹,这一场空洞的花团锦簇,很影响我对片子的投入度与接受度。
既然不懂京戏,不谙历史,那么电影的内容我便不能评论,仅随便唠叨两句技术指标。
整部电影的布景是最值得称道的,十三燕屋子里的立镜,孟小冬院落的格局,老北平戏园子茶肆的风范很让人有从《霸王别姬》一脉相承的感觉。不过《梅》大部分是室内景观,一场福芝芳造访孟小冬的戏,镜头从福芝芳背后隔着长廊雕栏铺开,细节突出的是一种局促、克制,这与“纸枷锁”的中心不谋而合;而《霸》讲的却是气度,不管是戏班小孩子们练戏的天井当院还是春色荷塘,不管是人物在台上台下还是戏里戏外,不管是段小楼程蝶衣还是菊仙,气场都是大的,视角开阔,突出的是一种抗争,甚至歇斯底里触目惊心。
《梅兰芳》的摄影虽然整体感觉尚佳,构图与布景相得益彰,突出隔断、框架与线条的局限作用,但细节上缺乏聚拢目光的中心点,成效美则美,可就是没有视觉冲击力;机位的安排好像也比较单一,没能找到出类拔萃的镜头转换。(多说一句,《霸》的摄影是顾长卫,而《梅》,没查出来是谁。)
在剪接上,《梅》简直是一场灾难!最明显的是成年梅兰芳跟孟小冬相恋一节,节奏上在不停的赶拍,各个段落细节之间没有半点空隙,只张不驰,弦从头到尾紧绷着,看得人非常之累,喘不过气——这哪儿是谈恋爱呢,倒像演员赶场走穴,公事公办,演完就走人。这个毛病后来贯穿至结尾,估计是在想方设法的压缩片长。
最后提半句表演——主角通通毙,根本不用废话。配角有几位,尤其王学圻,那是着实精彩呀,可惜却给这帮草台班子的偶像明星们配戏,真真冤枉!
比较《霸王别姬》,《梅兰芳》基本与陈凯歌的其他作品水平相当,远逊他那一生一部的经典,仅在中上徘徊。而《霸》的成功,一是剧本厉害,这可遇不可求;二是表演精湛,碰上了戏痴演戏痴、人戏不分的张国荣,且几乎所有配角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包括才露了几面的蒋雯丽,那眼神儿见之动容;再者坊间传闻,《霸》一片,陈凯歌的父亲陈怀凯功不可没,不仅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指导,更是影片成品的质量总把关人,是幕后的“理论总导演”。所以若从《霸》之后的作品来看陈凯歌,包括这部《梅兰芳》,在剧本水平中庸题材冲击力也有限的情况下,他作为导演在眼界与才华上的缺失便暴露无遗;而技术安排上的温吞与缺乏张弛更是令人失望——我个人体会陈凯歌电影的最大问题,便是细节打磨的不经心与段落衔接的粗糙,每每我想要感情投入,可总会跳出来这样那样的问题阻止着。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拍戏形成了这样的定势,再改恐怕不易。
文/艾小柯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