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时代,曾经流行这样一种寻找爱情的游戏:女孩将一块削了皮的苹果,放在腋下,沾上自己的汗水,然后再将沾了汗水的苹果送给自己的意中人,若对方喜欢这苹果的滋味,双方就会发展下去,若对方不喜欢,女孩只能另找他人。这很有点像《女人不坏》里的欧泛泛,只不过欧泛泛采取的方式更为直接,没有苹果了,只有费洛蒙,欧泛泛用它来进行赤裸裸“人体试验”。莎士比亚时代的那点浪漫,被欧泛泛的费洛蒙试验完全颠覆,爱情的神秘也在费洛蒙的试验里荡然无存。爱情只剩下费洛蒙,还是爱情么?
对于《女人不坏》这部影片,到底是好是坏,我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太具有颠覆性了,无论是从角色还是导演本身,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武侠大师徐克的作品,里面既没有武,也没有侠,却很时尚,很搞笑。影片开始的那一段,让我觉得有很重的日韩剧的影子,等到片头出来的时候,发现编剧的名字里除了徐克还有郭在容,也就明白了那日韩影子的由来,郭在容就是《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
其实这部《女人不坏》完全可以叫《我的野蛮三女友》,里面的周迅、张雨绮和桂美纶扮演的三个女人虽然都不似全智贤那般拳来脚往的“野蛮”,但各有各的“野蛮”特色,周迅把男人当费洛蒙的试验品,张雨绮视男人为刍狗,桂美纶“野蛮”的和全智贤倒有几分相似。女人不坏?女人真的不坏,只是有点任性罢了。不过观众的反响还是不错的,我看得那一场上座率能有八九成,影片结束后,还有很多观众鼓掌,这种只有在大学院校里播放大师作品时才会收到的礼遇,我是很长时间没有在商业影院里见到了。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坏,男人更爱?或许又要说这是大男子主义了。很多人也把这部影片当作女权主义的典范来解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尽管我对女权主义不是很了解,但我认为影片里的三个女人都不是很“女权主义”。周迅扮演的欧泛泛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住自己所爱的男人,这种“离了男人就不能活”的作法一直为很多流派的女权主义者所鄙视,张雨绮扮演的唐露尽管视男人的爱为粪土,但是欧泛泛一语道破机关:“你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难道不是为了吸引男人的目光?”,桂美纶扮演的铁菱穿着很中性,在外形上很“女权主义”,据说“中性”就是女权主义的硕果之一,但是她从小就把歌星X作为自己前进的生命动力,把男人作为自己生命的偶像,也是女权主义者所最不齿的。
所以没有必要把“凡是表现女性争取自主选择权”的影片都视为女权主义作品。就婚姻和爱情而言,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在这样的数字面前,谁选择,谁被选择,一目了然,还用的着这“主义”那“主义”的社会哲学术语来界定么?
归根结底,还是爱情的问题,在今年的几部贺岁片里,“爱情”这一主题占着重要的分量,但是今年的爱情不太一样,不仅仅以某个人的爱情为主线来讲述故事了,而把几种不同人群的爱情故事穿插在一起,来了个爱情大杂烩。比如马俪文的《桃花运》是将几个不同年龄的人的爱情放在一部电影里,而徐克的这部《女人不坏》则是将三种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的爱情故事穿插在一起,《爱情呼叫转移2》是一个女人和十个不同男人的爱情故事,即将上映的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貌似也是如此,只不过把主角由女人换成了男人。爱情在今年突然开始扎堆了,难道今年的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没钱可赚,索性利用这段时间来谈谈恋爱?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非典时期结婚率猛增的情况,如出一辙。
终归,什么都可以不景气,爱情不能不景气。时光荏苒几百年,莎士比亚时代的游戏而今已经不复存在了,然而费洛蒙作为“爱的气味”却至始至终没有消失,就像爱情永远不会消失于我们的生活、文学、艺术之中。当年的那只“沾满爱人汗水”的苹果已经幻化成各种物件,在一对对情侣之间传递交换。但是费洛蒙不是春药,看着影片中到处散落的费洛蒙,随便一片费洛蒙就会让人春心萌动。特别是唐露对巫农古的费洛蒙,反应更是强烈,欲死欲仙,真的像吃了春药似的。我心里不禁发毛:我们爱的到底是费洛蒙还是那个人?如果仅仅靠着费洛蒙来寻找爱情,那不就跟动物一样了吗?
作者: 柏拉不图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