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乐评、书评、剧情,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影萍网 > 电影 > 评影台 > 香港电影影评 >

电影《火龙对决》影评:游走于美式与港式风格之间

时间:2010-04-20 |来源:影萍网|130q.com 收集整理|点击:


2010年的前3个月对于华语片而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暂不说在《阿凡达》的巨大光芒多么惊人,即便是想要找一部华语片勉强看看都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难事。而那些在《阿凡达》渐渐淡出市场的过程中所放映的“西片”也清一色的以“批片”为主,其烂片味较之《月光宝盒》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火龙对决》的出现终于让惨淡的影院有了一丝惊喜。
 
话说鄙人认为《无间道》之后的香港警匪片大致上是三种套路,其一便是以“麦庄”为主的《无间道》为代表,弱化暴力强化剧情与人物心理,故事至上的创作模式;其二便是像杜琪峰这样一如既往地玩个性、玩概念的风格套路,其目的也多是冲着欧洲电影节的奖项而去;其三就是像《杀破狼》、《导火线》、《男儿本色》这样的武侠式警匪片,以武打搏斗为主要卖点。而林超贤的警匪片恰恰是这3种典型香港警匪片套路外的一个特例,他游走于美式风格与港式风格之间,往往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林超贤曾经说过自己的目标是重振昔日香港枪战片的雄风,如果说2008年的《证人》宣告着林超贤经过多年摸索后的警匪片模式正式成型,那么此次的《火龙对决》就是在《证人》基础上又一次稳健的提升。在《证人》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林超贤把好莱坞的警匪片特色灵活地移植到了港片之中,片头350度的环绕镜头就是向《剑鱼行动》的一次借鉴与效仿,然而这仅仅还只是一次特效的移植。到了《火龙对决》这里,他已经开始尝试着完整地套用迈克尔·曼在《盗火线》中所展现出的教科书般的警匪片模式了,并且这种尝试并非单纯的“山寨”,而是一种“西学东渐”式的活用,目的就是使它更适合香港电影特殊的文化背景。
 
《火龙对决》的开场由一组黑白色调的定格长镜头组成,摄像机在其中穿梭自如地全方位纪录那些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对于观众而言完全没有任何头绪,观众甚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林超贤在这2分钟内一下子就给人强行灌输了一系列的事件,有这么几个画面深深地印刻在了观众的脑海里,袭警、毒品、妓女、阴谋、以及一起立刻就将发生的车祸。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多条不同的人物线索同时并进,绑架案、军火案、谋杀案接连上演,而彼此之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联系,错综复杂的案情更是令人倍感迷茫。在查案的过程中又不断加入主人公的私生活,力求对每一个人物的背景生活都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表现。
 
这种结构的安排与《盗火线》如出一辙,迈克尔·曼在《盗火线》的开头也是分别交代了多起正在进行的事件,例如麦考利在医院中偷救护车、克里斯在购买各种材料等等,对于他们所做的动机在开始的那一刻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交代,作品的开头就好象是一个突然切入的镜头,观众虽然会一瞬间不知所措,但却瞬间点燃了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每个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也一度是《盗火线》在90年代有别于其他警匪片的特色,林超贤在《火龙对决》中显然也是在尝试着模仿,于是我们才会在案情的主线之外看到黎明饰演的方文与母亲一块吃饭,欺骗母亲说自己死去的太太有事在外、任贤齐饰演的纪SIR因为爱上KTV的小姐而与自己的师傅发生争执、智叔这个老警察看女儿成绩单、王宝强与妻子之间的低层打工仔爱情等等生活琐事。这些情节乍看之下与影片的案情毫无关系,然而却同样也是影片的重要环节,它们为故事中每个角色的行为给出了一个心理学范畴上的解释。另一方面,这些情节的设置也验证了林超贤在挪用《盗火线》结构进入港片的同时进一步地“香港本土化”了,原来结构中的美国味被抹杀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只能发生在东方人世界中的人伦情感。
 
当然这种警匪片的结构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很难达到百分百的适应,毕竟提到香港警匪片,大多数的观众都会本能地联想到吴宇森大规模消耗子弹的壮举,或者就是成龙、甄子丹式的动作格斗片,继而就会对以上内容的安排感到烦躁,然后进一步地抱怨《火龙对决》中的枪战场面时间过短。的确,影片中的枪战戏时间确实不长,并且每一段的长度就整部电影的片长来说也确实铺设十分平均,并没有以往警匪枪战片中最后一定要打足20分钟的连续厮杀,《火龙对决》中的生生死死全在人物扣动扳机的那一念之间。
 
影片中的几场枪战戏是林超贤对迈克尔·曼最直接的致敬,当然这同样也不是单纯的致敬,是一种“西学东渐”式的灵活运用,把美式风格与港式风格结合在了一块。以茶楼枪战为例,这段戏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火爆异常,而茶楼这种极具香港特色的环境更是给人以一种港片的亲切感,使人不禁联想起吴宇森离港前在《辣手神探》中缔造的经典枪战。可是林超贤在这里所模仿的并非完全就是吴宇森,更多的还是迈克尔曼的美式枪战片中的那种战术思想,茶楼仅仅是渲染“港片味”的一个环境。《辣手神探》即便打的再厉害,那也终究是吴氏暴力美学的功劳,而吴氏暴力美学的宗旨是突出视觉冲击,因此凶猛的火力才是他的关键。迈克尔·曼的枪战则不同,众所周知他拍枪战片习惯找来特种部队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影片能够一比一的逼真,这点恐怕是同样严谨的林超贤所崇尚的。因此茶楼枪战中警匪双方的交战过程并非一场混战,黎明与叶璇之间的掩护就十分明确,通过对墙面的连续开枪射击进行压制,从而使战友能够到达另一个位置。能否打中目标并非掩护射击时的关键,火力压制才是主题。
 
当无需掩护射击的时候,一枪毙命才是头号目标。以《火龙对决》劫案发生时的街头枪战来说,黎明拿着长枪一路跑来的镜头是对《盗火线》中艾尔·帕西诺的“致敬”,停住后举枪瞄准爆头的镜头特写也完全一致。在不同的战略目标下采取不同的枪战策略,这是林超贤学习迈克尔·曼学得非常出色的地方,这也是《火龙对决》中几场枪战戏时间虽短,但是却令人记忆深刻的关键所在,只有精心且严谨设计过的枪战戏才会有这种效果。回想国内某些导演拍的枪战片,为了打而打,于是双方你一枪我一枪,你开枪我躲藏,弄了半天也不知道两人在那里干嘛,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笑话。
 
林超贤没有全片套用《盗火线》的模式,这是我个人对他表示佩服的地方。如何区分“山寨”与“致敬”的关键就在这里。完全模仿、照搬、没有自己原创性内容的就是山寨,而致敬仅仅是基于自己独立完整的作品之上所进行的“点缀”,并且这种“点缀”与自身的作品是融为一体的,完全没有生硬、强加的痕迹。《火龙对决》中的双雄线索没有向迈克尔曼那样分开进行,刻意拉长交汇时间,相反地从开始的那一刻起两个人物就走到了一块,《火龙对决》所刻意拉长的是案情的交汇。这样一来就故事本身而言,与《盗火线》就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二者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既有独立的地方,又有相似的地方。片末任贤齐的那句“下一个,就是你”与帕西诺、德尼罗二人在机场灯光下的握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对于一部华语警匪片来说,《火龙对决》中所揭露的“恶”以及“残忍”几乎已经逼近了一个极限,于是乎这样的警匪故事也只能在香港这个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地方才拍得出来,甚至令人怀疑是否会像《大搜查》、《窃听风云》等作品一样有着内地版与港版两个版本。当智叔饰演的老警察道出自己一再修改证据抹杀自己嫖娼之事的缘由时,很难保证大多数观众的心理不笑场,影片中多次提到高层要把警员犯罪的黑幕公布于传媒,这种黑暗与公正之间的矛盾似乎在华语片中也能有港片可以表现得如此直白。由于涉及到一系列黑幕的挖掘以及香港味浓重的人物情节,外加美式警匪风格的引入,《火龙对决》或许很难保证内地观众百分百的习惯与喜爱。
 
对吴宇森之后的香港枪战片而言,这种重要的类型片种直到“古惑仔”时代后期所衍生出的“反黑片”中才再度绽放出光芒,而当时反黑片代表人物之一的陈嘉上就是林超贤的师傅。从《证人》就可以感受到,如今的林超贤已经把90年代的港片与《无间道》后的港片融为一体,把生猛的火力与复杂的剧情作为自身作品的核心,又不断引入好莱坞经典警匪片的创作理念进行润色,这种新型的警匪片模式或许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都将是港片的主流。(文/基督山伯爵)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