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从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说起,John Huston的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片子不算John Huston最好的作品,但足以看得我热血沸腾。工作后,一半是工作内容原因,一半是精力所限,看过的艺术片越来越少了,大量商业片看得人想吐,倒不是我装清高的鄙视商业片,而是现在商业片就没几个能好好地讲一个故事——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所以,当我看到上面提到的这部叙事功底异常扎实的电影时,没办法不激动。非常硬朗的一部电影,虽然快三小时了,看之前也基本知道剧情走向,但一步步的铺垫,还是将这个充满欲望和野心的悲剧讲得荡气回肠!
现在哪儿有这么扎实的电影啦!?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导演来说,说好故事,是基本功。因为拍叙事性弱的艺术片的导演,毕竟是少数,这个一是市场决定的,也是天赋问题。但时下我看到的那些商业片,就没几个能好好讲故事!90分钟的电影中,插入大量冗笔和纯粹的景观炫耀——当年的影片不是没有这些元素,但场面也好,特效也罢,是必须和故事本身紧密相联的,即使是以故事托功夫的李小龙、成龙电影,故事还是很顺畅的。这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剧本的问题,前段时间看Bullitt,其实故事本身也是有点硬伤的,但人家那个起承转合走得多漂亮,中间也有追车的场面戏,但那个场面可是跟整个剧情联系很紧的,不像现在的一些电影,莫名其妙就冒出来一段炫目特技,等看完了才知道,也许人家是给特效公司的电脑做植入广告呢……
偶尔回头看看早年的红色经典,倾国家之力打造的电影确实品质不一样,这个不只是经济成本上的,更多是在人力或者说是脑力上的,真正是精英电影。虽然故事、意识形态你可以不待见,但讲故事的功力,你不能不服,其实就是些宣传的事,人家却能把个地雷战、张嘎子的那点事讲得那么绕有兴味。现在别说半死不活的主旋律电影,就是国产商业片,能讲好故事的,又有几部呢?而且线性叙事都没玩好,就开始捣鼓非线性,搞得电影越拍越像80年代的MTV(MTV现在倒是越拍越像电影了)。曾经拥有光荣传统的前苏联电影,叙事的魅力与诗意齐备,现在怎么着,净瞎jb捣鼓些劣质特效+好莱坞烂俗故事的东西,像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这种片,那里面那叫人性吗?那tm只能叫拙劣的圈钱技巧,原来的扎实功底全没了!
对于中国也好、俄罗斯也好,可能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商业片就是玩噱头、玩枪火、玩过美景玩美女……这是灰常不对滴。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说故事,故事可以老套,可以烂俗,但一定要说好,变着法的把同一个段子用上n多遍,还能让人依旧津津有味,这才是一个优秀商业片导演的素质。
至于市场成熟的美国电影,说真的,跟篇首提到的那些电影比,现在这帮导演的叙事能力也下降了很多,除去特效进步后的诱惑,更多的可能是非线性叙事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像上镜头剪切的速度越来越快,一部普通电影的镜头数也越来越多。有人可能要怪观众了:人家不好那么稳妥的风格了,就喜欢走快点,咱拍电影是给观众看的。商业片为观众服务没错,可问题在于你要跑也跑稳当点,别跑两步就跌一跤,这叫人怎么看?想想看,还是多鼓励鼓励PTA这样怀旧和口味古典的导演吧,他这种才有资格作为一个行业的标杆,至于阿三开心辞典,呵呵,这样的影片抡圆学院奖只会让当年的老人们看笑话的。(文/悉尼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