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发表于2008-12-16 00:25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11年前那艘大船沉没之前,我们新爱的Jack和Rose曾以爱情和年轻的冲动克服万难,发誓说在一起一定会幸福。很遗憾,我们没能看到他们最终在一起,不过这也许未必是坏事,你能确定他们在一起后就真的会幸福吗?Jack可以给Rose想要的生活吗?Rose会只因为Jack的俊美就把一辈子托付给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吗?Jack会因Rose而放弃自己的自由人生吗?如果Jack转运发了财,他们有了一个大房子,两个乖巧的儿女,一只可爱的狗,生活富足,他们就会幸福的白头携老吗?爱情的力量似乎并不是万能的。
如果那艘船不沉,也许这个故事将会变得更加曲折和悲惨。。。。因为刹那间的爱情来得很容易,经营一辈子的婚姻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短短几天的激情所留下也许比一辈子的婚姻看上去更美.
不管是电影还是生活,都不断告诉我们,有了爱情不一定等于有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多少次,我们看到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在婚后并不快乐,甚至反目成仇,因为婚姻需要的不只是爱情,还有包容和理解,还有人的个性、环境、追求等很多因素。婚姻就好像一艘行驶在海上的船,即使没有天灾人祸,到处也都布满冰山和暗礁,一不小心就会翻船,而如果不能努力求生存,即使没有那场自然灾难,Jack和Rose以及他们的爱情,依然会溺水、沉没,葬身海底。
这是一种十分悲观的论调,很抱歉,大过年的,但《革命之路》的美和重要性就在于这种真实的残忍和不圆满,承认与否,它的确讲出了现实中夫妻间存在的问题。虽然《革命之路》与《泰坦尼克号》中的一对男女个性和处境并不完全相同,但也可以说,《革命之路》是在讲述如果那艘大船不沉的话将会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泰坦尼克号》虽然是悲剧,但至少我们还可以对爱情抱有信心。然而《革命之路》就属于专门打击报有美好幻想的人们,告诉你现实与童话的差距有多明显。一对像Franck和April这样郎才女貌、无比般配的夫妻,看似过着令人羡慕的完美生活,实际却危机重重。两人曾经庆幸找到彼此,发誓给对方幸福,却最终造成了悲剧。 到头来,观众在看完本片后,心里一定会问“走到这一步,到底应该责怪谁?”正是这点,让看完本片的观众会感到莫名的伤感和悲观,给予婚姻更多的思考。
描述家庭、婚姻矛盾和中产阶级危机的优秀作品近几年并不多。上一次印象中比较喜欢的正是本片导演Sam Mendes获得奥斯卡的作品《美国美人》和前年凯特·温丝莱特主演的《Little Children》,《革命之路》从影片论调、主题和表演成就上都与这两部影片十分接近,同是揭露被婚姻、生活、工作困住的郁闷中年人,在各种压力下,渴望破茧而出却力不从心,后果令人叹息。所不同的是,《革命之路》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一对夫妻,虽然是以妻子April的命运作为主线,但丈夫显然并不仅仅在这里扮演了她的悲剧制造者和旁观者,也是这场婚姻的牺牲者之一。另外,《革命之路》时代久远些,带有50代美国中产阶级人们的特色,比如那时很流行吸烟,在世界人开始做“美国梦”的同时,美国人却把欧洲向往为更加精彩的天堂。
故事发生在1955年的美国康州,一处名叫革命路的郊外住宅区,住着自视与邻居不一样的惠勒夫妇。他们在一次酒会上一见钟情,有了两个孩子和一个大房子,生活看起来很美满。妻子April是个美丽的演员,但表演事业不利,十分沮丧,且不甘心成为家庭主妇,并因此脾气暴躁,闷闷不乐。她一心要迁居巴黎,过一种充满希望和激情,与庸俗现实完全不同的生活。丈夫Frank也曾雄心勃勃,但被无聊乏味的职员工作所困,又经常与妻子吵架而开始在外找女人,他对自己的生活也不满意,听到妻子的建议决定搬往法国,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但这时,Franck被意外升职,开始犹豫不决,April则意外怀孕,两人因要不要孩子,是否还继续法国梦开始陷入争吵、指责的恶性循环,一个完整的家庭逐渐支离破碎。。。
造成惠勒夫妇婚姻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居住在郊区,让一直习惯于都市生活、有野心有理想的April感到与世隔绝,她不能习惯这种宁静孤寂,需要感受现代化朝气蓬勃的人生。影片中有个情节,在舞台剧表演失败后,April一人在家整理房间,但她的魂魄却完全不在那里,导致始终凝视前方,愁眉苦脸,就像一只被关在牢笼里呆滞无神的金丝雀。如果说[Little Children]中的女主人公主要是因为婚姻不幸福,缺少爱情而出轨而不开心的话,April似乎除了爱情,更需要的是展示自我的空间,她不是天生的顾家型女人,她需要的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因此,在决定搬去法国时,她甚至提出自己去工作养家,让老公在家一段时间,有时间思考和追求自己的爱好。不过在那个年代,当她向周围人提出这想法时,别人都惊讶不已,因为女人养家显然不是当时世俗所能接受的,丈夫口上答应,后来还是不能放开一家之主的地位。同时,为了孩子而搬到乡村让April觉得很委屈,因此在又怀孕后,再也无法接受孩子阻止她的理想实现。
第二,夫妻俩不甘心平庸,特别是April,始终都不想跟周围人一样,特别不想成为乡下人,而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在后来她哭诉不满时说,想搬去巴黎主要是因为“我们成为了与别人一样的人”,她从心底里无法接纳这种平凡。不知道别人,从小在大都市出生长大的我,也有这个臭毛病,绝对无法接受乡村生活,始终需要生存在大都市才感觉自己活着,不然会闷死,相信这类人会对April有更多理解。这并不是她的错,只是她的特点和需求,而当这个需求无法被满足,不能被丈夫接受、理解时,矛盾就会产生。
第三点,是两个人的个性都太强,不能宽容对方。大部分能白头偕老幸福的夫妻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比别人相爱,而是彼此个性互补,双方或总有一方能够在有矛盾时妥协。但如果两方都倔强、高傲,谁也不肯让步,往往婚姻就会十分曲折。比如[罗斯福夫妇的战争]中的两夫妻都很易怒、小心眼,一直互相报复,从爱人变敌人,最后同归于尽。《革命之路》中的这对夫妇也如此,从开头到结尾,两人有过多次十分激烈的争吵,即使后来战争平息,心里上却造成很大伤害,且在内心彼此仍不能宽容对方,于是都选择从心灵到肉体上的背叛,看似是一种心灰意冷后冲动的结果,其实是从内心向对方的对抗和报复。这种不妥协和不能包容造成恶性循环,让彼此都对婚姻失去了信心,在矛盾尖锐化的同时,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选择,造成悲剧的发生。而这些悲剧有时并不因为男方的暴力行为,也有悲剧因女方冲动而起,最后自己成为感情用事的牺牲品。有时人说,不要太好强、太有野心,懂得牺牲自己而成全家庭的女人更容易得到幸福,虽然无奈,但我觉得是真理。 而如果你是个追求自我,不能放弃自己理想的女人,就只好找一个能为你牺牲,包容你的男人。否则,如果两人都好强,矛盾和伤害将难以避免。面对婚姻,我总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个性和双方的契合度,而不是爱情或彼此的吸引力。
影片唯一的缺陷是,在描述整个夫妻矛盾过程中,将两个孩子完全置之度外,孩子只出现一下就消失,后来观众得知是被送到朋友那里看护,但这样一来,让April的各种决定缺少了一母爱这项对女人很重要的因素,比较不符合实际,如果孩子在身边,她很可能会心软,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就像《Little Children》中的女主角一样,让母爱在最后战胜一切,那么故事将又是另一种结局了。
影片也同时涉及了“堕胎”这个西方人禁忌、争议话题的讨论,对于此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人感受和看法会不同,对于西方人,April的做法也许是愚蠢而不可原谅的,但在我看来却是符合逻辑、十分值得理解的。我相信,不少女人都会作出她的选择,理解她的决定,只不过会采取更理智、更妥当的方法而避免伤害到自己。
就像十一年前一样,Leo还是看上去比Kate要瘦,要年轻,两人站在一起给人的印象与当年titanic一样,有点别扭但仍能接受他们的一见钟情. 这次在表演上,两人并非平分秋色,明显更为突出些的是导演的妻子凯特·温丝莱特,一个32岁就获得了五次奥斯卡提名的英国女演员,这次她将会因April一角再次入围,且是距离小金人最近的一次。温丝莱特之前常因裸戏而为演技加分,《泰坦尼克号》、《Little Children》、《The Reader》下来,都快成了“脱星”了。但在《革命之路》中,她不再通过裸体去表现自己,而是通过情绪、表情和眼神活生生奉献给我们一个表面上很完美,内心快要被婚姻逼疯了的主妇,一个不甘心被囚禁在家,被丈夫和儿女禁锢住的女人。角色本身与她扮演的《Little Children》中的女主角很像,但更加感情用事,更加容易钻牛角尖,且情绪十分不稳定。她因失去自我而失魂落魄,当好不容易找到“救赎”办法时,如果又被打击而无法实现,将被逼到崩溃的边缘。凯特·温丝莱特精确表现出了这个女人的情绪上和内心活动的微妙变化,每个表情都抓得很准确。
特别精彩的当然是与丈夫(Leo)的吵架情节,两人的表演都很有爆发力和真实感,可以感觉到情感的一点点聚积,直到满溢,再像岩浆一样喷出,完全自然而不生硬,真实到让人感到一丝恐惧,因为他们的冲动行为始终挣扎在过激的边缘,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惨剧。因为表演上的贴近生活,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父母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April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她与Frank一样不完美,有外遇,吸烟,暴躁且不切实际,看完感觉造成她最终悲剧的也包括她自己。她对这个家庭的毁灭也有责任。Leo的表演相对他自己只能算正常水平发挥,突破并不大,这也与戏份偏重女主角有关。
温丝莱特在《The Reader》中表演也很出色,但相比之下因戏份少发挥空间没有April这个角色大,不过《The Reader》的优势是给予她扮演“年龄跨度大”角色的机会,首次扮演老人,全裸演出也会加分,入围希望也很大。但为避免自己打自己局面产生,现在无论媒体还是业内都希望她以《The Reader》报名女配角,毕竟该片是以与她角色谈往年恋的小男孩角度出发讲述,且影片从故事、拍摄水准综合来看,冲奥实力比《革命之路》要弱些。不过必须承认,今年的最佳表演是属于温丝莱特的,就算最终不得奖,她的突破表现也会受到世人瞩目。
影片中另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表演来自Michael Shannon,他扮演一名精神疾病患者,是惠勒夫妇老朋友、卖房经济人Helen Givings (Kathy Bates,另一位Titanic老友)的儿子。Helen因觉得惠勒夫妇是模范夫妻、年轻有为,希望给他的儿子作榜样,谁知儿子因精神疾病而口无遮拦,成为了戳破这场虚假完美婚姻的人,他的那些不经大脑无所顾虑的批评却正好准确道出了惠勒夫妇试图回避和掩饰的婚姻裂痕,逼迫这对夫妻不得不面对事实,他们远没有别人想得那么般配、特殊、完美。Michael Shannon把这个角色演得十分具有病态,令人憎恶的同时却又十分无辜,这次成功表演成全该角色成为影片矛盾的催化剂,推动情节达到高潮。Shannon短短几个出场却明显把旁边Leo的风头墙光,很可能换来最佳男配角提名。
作者: 魔法蓝猫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