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中国电影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 狂欢·悲歌·心灵史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15 22:28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底下有无畏的狂欢,也有无望的孤守。
生命被照耀,无比绚烂,然后寂灭。看似无常。
惟有太阳一笑,天就亮了。

 

一场情感的狂欢

 

姜文的电影从来就不缺冲劲,健康向上,张扬着生命的无法遏止的成长,像春雨下滋滋作响疯长的禾苗。《太阳照常升起》首先是一场生命的狂欢,肆意铺张的爱欲情仇,也只有用电影中浓得化不开的色调才能表现。

 

爱欲如酒,可以醉人。疯妈活在爱的空想里,与其说是疯了,还不如说是醉了。她的阿辽沙何曾死去,用疯妈自己的话讲,三个弹孔就想要他的命,她不信。用白色圆石垒成的“洞房”(确实是又像洞又像房)是疯妈内心的家园,她以与现实隔绝为代价来坚守,虽然里面的陈设经不起一声咳嗽的震荡。一旦疯妈醒来,正常了,我们却没有欢喜,只能接受她无声地消失,像河水中流过的鞋子和衣服,她去了她梦想的地方。

 

梁老师一曲动人的“美丽的梭罗河”,打动了所有女人的心。林大夫甘愿抛弃尊严,让色色的领导摸屁股,为的就是得到梁老师的感激。那张扬的欲望透过林大夫圆满的屁股,拧成投过衣服的清水,欲望无邪,这才是天理,管你是46岁,还是36岁。

 

情仇如,搞不好会出人命的,老唐的话没错。唐妻从南洋辗转千里来到新疆,支撑她的不过是一个情字。趟过沙漠里的雪,来到靠近太阳的山顶,巨大的手掌上写下的“尽头”二字,正是对爱情的礼赞。然而老唐与林大夫若有似无的暧昧(他的被下放也许就与此有关),还有他“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顽劣,让唐妻的出轨更像是一种报复。当小队长说到她的皮肤不像天鹅绒时,无异于触动了老唐爱情里最柔软的禁区,于是响了。情变了,但对于情的坚守却不会变。

 

《太阳照常升起》的影像和色调异常清晰地衬托出主人公们对于爱欲情仇的纠葛,它的色彩虽然浓烈却不像别的大片中那样空洞,像是有生命一般,让我们看到人在童年时才能看到的景象:鲜艳的花,湛蓝的天,奔腾的流水,层层的田。这像是一种唤起,一种复苏,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是对于纯真的回归。电影中的情感就在这人性的初始时滋长开来,虽然残酷却生气昂然。

 

一曲人性的悲歌

 

《太阳照常升起》绚烂已极的色彩与情感,因为有着对人性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而相得益彰,成为电影的活的部分。这种在张扬中注入沉重的笔法,搞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姜文以最大的真诚和才气避免了这种可能,让电影有了自己的灵魂。正如姜文所说,拍电影像是给自己放血。

 

影片中看似张扬的人物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悲情。梁老师诗意的弹唱是影片中精彩的一笔。那首唱醉了电影中好多女人的歌曲,在第二个故事的起始和结束时两度响起,只是,如果说开始时的漫弹轻唱带给我们情绪上的舒展和沉醉,结束时的画外哼唱则带给我们灵魂的拷问。

 

被冤枉的梁老师以近乎平静的态度选择了上吊,事实上,他的冤情已得到平反,甚至他还意外地收获了林大夫和那个大蛮妞的爱情。但是他无法释怀那42把手电筒,还有它们背后的他们,这种戕害人性的时代劣根性会让一个纯真的人被扭曲或是被扼杀,梁老师不过是选择了后者。电影点到为止,相信是姜文有自己的苦衷,但这种温和的表现却依然有力。

 

除此之外,姜文更多的还是使用曲笔来表现时代对于人性的戕害。疯妈拒绝与现实融合,是对爱情的守护,也是对精神的守护,片尾她一遍又一遍声嘶力竭地喊着:“别害怕,火车在前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太阳艰难地诞生,这种寄望是对那个时代的曲折控诉。

 

电影辗转新疆、云南等地,放弃城市,回归田野,用乡野的大美和纯真,来抗衡现实的丑陋和城市的混乱。小队长对待死亡的认命,唐妻反抗下放的不认命,林大夫孤注一掷地抹黑自己,老唐响,这种非常态的表现让人性被戕害的无法避免和无从抗拒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一部民族的心灵史

 

说到时代,《太阳照常升起》清晰地标明了1976年与1958年。1958年的一段是电影的结尾,理想主义的光辉还未泯灭,两骑骆驼便能承载所有的希望越过千山万水,去寻找失落与梦想。这段山雨欲来的故事被姜文放到结尾,寓意绝不止圆满一个故事和满足观众情绪这么简单,虽然它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

 

1976年是一个沉重但充满希望的年代,事实也证明,新生活从此开始。但这种延续到今天的生活未必是姜文想要的,他身上的理想主义气质以及他的两部前作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回到乡野,回到1958年,回到那激情四溢的年代却已不再可能。于是姜文用揭开结局作开始,用回到开始作结局,更多的是缘自一种对于生活(这其实比时代、民族这些大的概念更重要)的理解和寄望。不是么,即便是在今天,我们每个人还不都是“生活在别处”。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地道的姜文电影,他不做武断的结论,却愿意展示自己的想法,让观众自己做判断,这个态度十分难得(对比第五代的文革电影)。它不预设苦难与忏悔的前提,而是透过一种个性化的视角,平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里的人和事。它不是借助那个时代里的典型事件(比如遭受迫害)来表现控诉和苦难,而是通过平凡的人和事,来挖掘属于人性和民族性中的异化与抗争。这便让本片有了书写民族心灵史的气质和高度。而这种气质将会在绚烂过后的影史中显现,我们不妨在热闹之后安静等待。

 

《太阳照常升起》失意于奖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如姜文说的,电影是拍给热爱电影的人看的,爱凑热闹的人该失望了,因为他只看到了驳杂和绚烂,却无法进入心灵的寓言。人性固然通融,但探掘却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国人尚且如此,想让老外看懂一个民族的痛与爱,才怪。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师绝不在于获奖多少,而是默默地累积一部又一部触动我们灵魂的寂寞的作品,此时我想到的是库布里克,是贝托鲁奇。《太阳照常升起》无愧于这样一部作品,还好,它表面的热闹让爱热闹的高兴了,那么,让爱电影的在太阳里看到更多。

 

 

作者: 沉默煽情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即日启程》: 范式喜剧
下一篇:《过界》: 真诚与勇气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