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阁 » 奥斯卡国际电影节

奥斯卡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1957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11 22:00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

可以说,《桂河大桥》是影史以来最为别致动人的一部反战电影,思想尖锐深刻的同时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它的故事延续了大卫•里恩作品的一贯风格,精于叙事,长于技巧,它的手法雄辩而睿智,精巧而风趣,一改反战电影的沉重主题,于张弛有度的情节中发人深省。

    本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背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出于战略需要,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并派遣了一队盟军战俘营来完成任务。于是第一部分就着重表现了英军战俘尼克森上校与日军指挥官斋藤大佐的斗争。斋藤下令全体战俘包括军官都要参加建桥工程,可是尼科森上校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并有损英军尊严,遂对此拒不执行,双方对峙良久得不到解决,尼科森上校被关入禁室,仍不畏折磨,坚持己见,维护尊严。同时,参加建桥的战俘们开始怠工,加上日方设计上的不足,整个工程陷于停顿。斋藤迫于无奈,只得让步,尼克森上校凭借难以置信的顽固与毅力,赢得了这场战争。

    第二部分是建桥与炸桥的矛盾,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尼克森上校与美国大兵希尔斯的斗争。尼科森获释后荣誉感急剧膨胀,重新规划工程,率领战俘日夜劳作,使得大桥顺利建成。另一方面,历尽险阻逃出的美国大兵希尔斯伪装成海军上校的事情被戳穿,威逼利诱下无奈接受了带队回缅甸炸掉大桥的任务,通车那天,尼科森上校无意中发现端倪,面对将要炸毁自己兴建桥梁的同伴,尼科森不假思索的选择了揭发同伴与保护大桥,而希尔斯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在心中作祟,于是尼科森跟希尔斯率领的小分队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

    结局无疑是悲剧的,没人故意制造悲剧,但是悲剧的结局往往就潜藏在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事实后面。片中,充满骑士精神的英军军官、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军士兵与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军军官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尖锐的矛盾冲突被无限放大,于是战争的荒谬也毫厘毕现,这一切都具体体现在了三个国家国民性的碰撞上,而他们所遵循的国民精神最后却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质疑。

    当我们谈到国民性——更多的是谈及其中的劣根性,我们会想起阿Q,西班牙人可能要捧出唐吉诃德,导演大卫•里恩则塑造出了尼尔森上校,阿拉伯的劳伦斯之后又一经典鲜明的人物,亚力克•金纳斯也凭借这一形象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影帝。

尼尔森上校可能是最好的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最差的军人。在他与日本人的冲突中,尼尔森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行为规范,他很有礼貌的,客气却冷淡,近乎偏执地强调《日内瓦条约》中关于军官不应当参与战俘营劳动的规定。虽然他是在日本人的战俘营里当着俘虏,但是他的精神上根本没有把日本人放在眼里(这一点倒是跟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些相似),他们是来自东方的下等民族、野蛮人,而在尼尔森看来只有遵守战争规则的上等人、贵族和绅士,才能与他同处于一个档次上——当然,主要是指精神档次。正是这种来自“贵族”的尊严,而非简单的“军人”的荣誉感,使尼尔森成为帮助日本人建造桂河大桥的领导者。这样的巨大转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如此自然地完成这次转变,也正是大卫•里恩的高妙之处。用其原话来说,尼科森上校是“要展示西方文明的效率,给野蛮的日本人上一课,展示英军士兵的能力,让日军出丑,令其知道不可能在身体或精神上打垮我们,而英军士兵也需要在工作中寻找自豪感。”正是这种自豪感的驱使, 促使其全心全意地帮助日本人建桥。正如军医所说,“如此认真的帮日本人建桥,简直就是叛国行为。”但尼克森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战争中的对立问题了,历经苦难和折磨之后(他不屈从于斋藤的暴力,也绝不是懦夫和胆小鬼),他满脑子都是大英帝国的尊严和古典主义式的荣誉感,他自豪地说:战争总会结束,以后使用这座桥的人会记得,建造这座桥的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批英国军人。

    而日军大佐斋藤,则是日本国民性---武士道精神的最佳体现,好斗黩武、倨傲自尊、顽梗不化,也因此被尼克森上校视为野蛮民族,文明稀缺,不欲与之交流。但武士道最核心的部分却是格外重视“名誉”,对武士而言,名誉比生命更重要,如果需要死便去担当决不苟且偷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这一点和英国人的贵族式的荣誉感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日本人的个性普遍具极端和强烈,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残酷激进,所以斋藤对对投降英军“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甚为反感,对英军战俘也极尽羞辱之能事,称其为“俘虏”,而非“士兵”,认为不去工作的军官懒散没有自尊,更要对其重重羞辱,甚至对尼克森上校从责骂、威胁到施以酷刑,典型的军国主义思想。

    美国大兵希尔斯则是典型的美国式自由主义,思想活跃,处事圆滑,有点流里流气,但应变能力强,极易适应环境,这在影片一开始就得到展现,他在战俘营中为求生存,不惜从死人身上搜刮财物贿赂日本士兵,假扮海军上校,只为在战俘营和医院中得到好的待遇,即便在住院求治还有执行任务时,都不忘和美女调情。被告知返回缅甸执行任务时,也不顾及自尊,恬不知耻的告知假扮实情,与前两个人物相比,可谓是苟且求生的小人物代表,但关键时刻却能迸发出能量巨大的英雄主义,这个我们可以从美国电影的主流文化中一窥究竟,最后炸桥时不惜一切冲将出去,只可惜遇上了荣誉感作祟走火入魔的尼克森上校,真的死成了鸿毛。

    这部曲折离奇却又撼人至深的影片,就是这样将反战题材与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精辟而雄辩地阐述了战争的荒谬性及破坏力。尼克森少校对尊严和荣誉异常迷恋,最后走火入魔,不仅死的不光彩,贵族风采全丢,还无形中亲手将大桥摧毁。斋藤严格奉行日本武士道精神,尊严输给尼克森少校后,却倒在床上,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切腹也没有勇气,只能割下一缕头发。希尔斯崇尚自由,最后却受个人英雄主义的驱使,死在沙滩上,只来得及留下一句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你”。

    结尾时,那座设计精良的美丽大桥在它的建造者面前毁于一旦,随着那块写有“此桥系由……”的木牌缓缓漂流而去,很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浮上水面:尊严和荣誉感到底有多重要?规则和纪律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战争果真能造就时事英雄吗?  

    也许,所谓战争,只是国民性的一次侵略,试图将自国的价值观强加给别国,终究只是人心的战争,并无国籍之分,这正是导演大卫•里恩的高明之处,以三个个人来描绘群像,又以三个具典型意义的国民性来概括二战,如果不可避免地身在其中,我们也只能像医官斯利普顿一样惊叹——疯狂,真是疯狂!

    最令人惊叹的是,大卫•里恩摒弃了《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恢宏史诗式处理手法,而换用较为轻快通俗的手法,那是一种有趣的而又真诚的反讽,处处流露着讽刺与幽默,即便最后,大桥被炸毁,也是因为尼克森上校一时头昏,倒在了起爆器上面。

    此外,看过《桂河大桥》的朋友一定会记得影片开头部分,被俘的英国军人衣衫褴褛,却排着整齐的队伍用口哨吹出轻松有力的曲子。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在1914年便由约翰•奥尔福特(Kenneth John Alford)作出,而在40多年后才因《桂河大桥》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流行曲,因此这首曲子也被称为《桂河大桥进行曲》。《波基上校进行曲》原本为一首管弦协奏曲,在本片中却采用了随意的口哨声将其进行演绎,所以说,在影片幽默诙谐的配乐声背后,不能不说还有一丝讽刺的意味。而相比于《波基上校进行曲》高亢有力的结束音,《桂河大桥》结尾却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悲剧,从而完成对战争中国民性的尖锐批判和深刻的剖析。


作者: 小欣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环游世界八十天》,1956
下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琪琪》,1958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