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美国电影影评

《澳大利亚》: 裸体、红旗袍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08 23:43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澳大利亚》

选择在11月上映,又以国家的名字命名,再加上大投资大卡司,《澳大利亚》显然将自己放在一定高度上让人无法不对它抱有期待,但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它砸了,骂声也将更猛烈.在这个好片如潮水般为OSCAR涌入影院的年底阶段,好的将立刻脱颖而出,免费从媒体上得到拉票宣传,不好却本来没那么差的却也会因为跟这么多好片对比而显得更加拙劣.
 
作为赤资巨大、期望颇高的史诗爱情片,《澳大利亚》并未达到人们预想的标准,为盲目追求实现历史性的野心和庞大商业效应,而忽略细节和质量,使影片更像注水猪肉,肉质看着不错,就是觉得有点货不对版。
 
自从听说《澳大利亚》这部影片开始,大部分人在期待一部[乱世佳人]的翻版,即便我知道它可能会因为加入太多战争和历史背景等变得冗长,还是对影片的主演和一向被赞誉具有很高舞台艺术造诣的导演抱有一丝希望,特别是电影技术进步的今天,所谓史诗,宏伟壮观的画面应该是少不了。但当我看到预告片时就肯定该片一定恐怕难有大作为,画面虽美,颜色虽浓,却看着十分虚假不自然,像是演员在一个个油彩绘制的帷幕前表演。而看完整部影片更证实了我的担心,如果说这是一部大部分时间发生在室内、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电影,巴兹·鲁尔曼良好的舞台感和审美可能更有甚者余地发挥,只可惜这却是一部外景众多的“西部片”,好好一个风景秀丽的澳大利亚却被拍摄得像一个摄影棚里完成的情节剧,从夕阳到山谷如同油画般“完美”得不自然.这种画面呈现在海报,剧照或杂志等平面上很美,但立体效果就显然失真. 少有的几个大型CGI特效场景也带有明显的绿屏痕迹,肉眼都能明显看出人与背后的电脑虚拟场景是后来合成的(能够假到这种程度也是不容易的!),无论是狂奔的牛群还是掉下悬崖的牛都像电脑游戏中的绘图一样虚假,让人感觉好像是未完成的特效半成品,丝毫没有达到该等级投资应有的视觉感受。对比Peter Jackson拍摄的 [魔戒]、[金刚],让人不禁纳闷巴兹·鲁尔曼把那一亿四千万美元都砸到哪去了?
 
如果说最后我把唯一的期待放在该片所谓的史诗般“轰轰烈烈”的爱情上,那看完本片,我只能说这里的爱情故事简单、理想化到还不如很多低成本爱情喜剧,只不过它被硬被塞进讲述一个国家部分历史背景的故事中,就一下投资多出n多倍,还以一个国家的名字,“身价”一下不同了。但这个爱情故事本身并非像[乱世佳人]那样成为核心内容,相反倒是个陪衬,编导重点要说的是澳大利亚的种族斗争史及二战中的悲惨遭遇。那为什么要安排这段爱情呢?为了安放Nicole Kidman和Hugh Jackman这类吸引海外观众大牌明星,以保证高额的投资能得到回报,顺便显摆一下当今活跃在好莱坞的澳洲明星。
 
那导演拍摄本片的初衷是否达到了呢?作为澳大利亚导演,他拍摄一部讲述自己国家的影片无可厚非,只不过,巴兹·鲁尔曼的才华显然还不够肩负起影片所承载的野心,特效技术的简陋,不适当不协调的舞台夸张式情节和表演,人工化明显的画面及脱节、冗长又不感人的故事,让[澳大利亚]看上去距离成为经典电影(无论是经典爱情片、战争片还是史诗片)都十分遥远,在各种它所想要囊括的题材中,每项都没能发挥充分。不过它的确在有意向很多好莱坞经典史诗爱情片看齐,观看过程中常常会觉得某个桥段如此熟悉,似乎“借鉴”于哪部影片。最容易看出的是,它对于[The Wizard of Oz]的致敬,也许是因为Australia可以简称为Aus,与Oz发音相似,且同样都有歌颂“还是家乡好”的情结,导演反复在本片中提到[The Wizard of Oz]及主题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而影片前半部分满溢的西部风情和牛马奔腾的狂野场面,则似乎翻版于[Out of Africa]和[Dances With Wolves],拘谨富家女和桀骜不驯浪子男的爱情故事则相仿于[African Queen]和[Romancing the Stone]等多部影片,早已是“经典”模式。
 
剩余原创的部分则是带有澳大利亚特色的内容,比如自然风光、游牧民族,多族裔移民历史、种族歧视、当地土著居民文化和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还有袋鼠等(我很失望没有看到树袋熊)。对外国观众简直可作为一部为澳大利亚吸引游客的商业宣传品,而澳大利亚本土观众则会觉得影片可以作为祖国记录重要历史变革的艺术品,毕竟是以自己国家为名的影片,又汇集为国在外争光露脸的人才,就算它不十分优秀,也不可能不引以为豪。而主演的明星效应也确实能保证影片的可观票房。但是对于更关心影片是否能在奥斯卡上取得成就的观众,就会发现它只是一部野心勃勃却能力有限的失望之作,唯一有望获得奥斯卡青睐的可能是服装。
 
我承认自己对加入战争的爱情故事有时会反感,因为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战争和历史背景的叙述容易喧宾夺主,打断爱情故事本身的魅力。但对本片的不满还真就不只是来自于此。因为战争情节在本片中实在占太小比重,大概也就是最后十几分钟,而且还未造成多大影响。如果想看二战内容的人,那您是找错电影了,本片最多也就是又把日本鬼子丑化一反而已。我的不满是,本片的爱情只是一个幌子,编剧并没有用心在编织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情节的设置过于简单,男女主人公个性也十分模式化,没有太多误会、斗嘴或百转千佪的阻挠,更不像大部分“伟大爱情”故事那样,有着令人悲伤的曲折经历或悲惨结局来赚人眼泪,一切只是进行得顺理成章,符合预期,像所有童话或传说一样,有着必将圆满的结局。美丽富有的寡妇遇到了性感强悍的农夫,周围没有一人有他们这般资质,如果他们不在一起才怪,而看似战争可能拆散他们的幸福,到头来却是他们成为极少数幸存者继续美好人生,没有突然发生的意外,没有无辜的牺牲,没有英雄救美,没有含恨终生,没有孤独遗憾,没有同归于尽。请问我如何被这样理想的爱情故事感动流泪呢?除了对本片失望外,我几乎找不到一个理由伤心难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只是作为承载影片真正中心的载体,其实它要讲述的是:以一个混种土著小孩的身世和遭遇去控诉澳大利亚当年种族歧视的不平等政策。
 
因此本片的真正主角是本片的“旁白”人物,一个白人和黑人生出的“杂种”土著小孩Nullah。作为“杂种”,澳大利亚当时的政策是要把他带离父母身边,带到一个岛上去“单独教育”,让上帝照顾,没有资格与其他人一样享有正常的生活。而这位“逃亡”的小男孩幸运地被Nicole Kidman扮演的英国寡妇收养照顾,但却不断受到他亲生父亲(影片中的反面角色)毒害,不仅被抓走还在二战中日本人的轰炸下生死未卜。而他的外公却是土著人中的长老,拥有神秘法力,在旁始终保护着外孙的安危。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是通过他的嘴中转述,爱情波折甚至两人的生命也都围绕着这个小男孩,两个角色的创作完全是为衬托他而服务。但讲不通的是,既然导演选择让Nullah成为影片的陈述者,其中讲述的很多情节却是他不在场时发生的。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去叙述故事并不少见,这样往往可以让观众从孩子稚嫩的想法和语言中感受到一种天真无辜,让人对他的遭遇更加同情和感同深受,比如[Twilight]就是以第一人称,从女主角的角度去叙事,且始终保持只讲述她所见到和经历的一切,这种前后一致应该是创作者应保持的最基本原则。但巴兹·鲁尔曼显然是野心过大,一方面要让观众从一个孩子角度出发了解整件事原型,却又不能让史诗片看起来像儿童片,而必须加入更多超越其本身故事的噱头去丰富剧情,同时也就忽略了很多叙事的严谨性。
 
Stuart Beattie和 Ron Harwood及巴兹·鲁尔曼几位编剧也许各显神通,却没能把冗长的故事完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影片变成了“上下”两部:“赶牛篇”和“轰炸篇”,以更加吸引人的爱情和澳大利亚的命运变化牵引着观众,却通过像幽灵般不时出现的土著长老和小男孩的旁白来提醒人们影片真正的主线。虽然男女主人公与小男孩的不幸遭遇都是历史和时代造成的灾难,但每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却是土著人的神气力量,这种能用歌声左右命运或是总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的能力,似乎让人感觉与这种有历史厚重感的影片风格不符,有故弄玄虚的嫌疑。这就好像一部讲述中国文化大革命或抗日战争的影片中,关音菩萨总在关键时刻出现解救终生一样可笑而不合适宜。更何况对于这种土著人风俗并不感兴趣的观众将会对片中不断重复类似情节感到厌烦。
 
此外,影片不协调之处还体现在风格的变换上。前半小时轻快俏皮的音乐加夸张的戏剧化表演,看起来很接近巴兹·鲁尔曼之前的[红磨房],仿佛在讲述一个荒诞的讽刺喜剧,与周围广阔的草原和自然景观带给人们的挥宏气势十分不符,后来转折成战加骑马的西部片,再转折成带有悲剧色彩战争片,每一步都感觉跨越很大,转折生硬。
 
为了呼应影片种族冲突和种族歧视的主题,黑色、黄色皮肤的人片中随处可见:不准许黑人进入的小酒馆,被白人虐待的黑人妇女和只能当奴仆的华人,还有非裔角色一律都是忠实可靠的劳动者和好朋友,而所有恶人则都是白人等都是对主题的呼应。编导也很重视渲染澳大利亚当时的多族裔文化背景,和这种多元文化为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如晚宴上,写有中国字的灯笼,Nicole Kidman改造自中国旗炮的红色鱼尾裙。 这些无疑都将帮助本片增加海外票房收入。
 
之前被看好以此片翻身的Nicole Kidman,虽然不能说继续在烂片中挣扎,也未能通过本片重新让人刮目相看。在开头部分表演过于夸张,特别是初见Hugh Jackman时,一些尖叫和语气超出了一般电影表演的程度,更像是舞台剧。而之后的部分,她的角色个性逐渐转变成熟,表演也自然许多,只可惜她的老毛病依然存在,就是面部表情的僵硬化,对于激动的感情戏驾驭总是以平淡收场。且在”内衣被撒满地“和“为男孩唱歌”的片段中表演极其不自然,甚至让观众看了都觉得替她尴尬。
 
Hugh Jackman的角色虽然无法带给他更多演技上的挑战,却是唯一一次让他以最英俊的面容赤裸展示他完美的身材。之前的[X战警]中,他的野蛮和大胡子造型让他看上去更像一只猛兽,而本次则是在狂野性感的基础上,更多能体现一个男人的温柔和霸道并存的魅力。一段展露上身肌肉的淋浴戏,以“雕塑般”的动作对他的身材做以特写,让女性观众看完下巴脱臼,性欲顿起,无不脸红惊呼并作花痴状,虚伪地假装害羞不敢看,其实心里想倒回去重看n多遍。如果说本片能有多大意义,恐怕就是帮助更多人认识到Hugh Jackman的完美身材和强悍雄性魅力,并让他夺得了第一个[人物]杂志“年度最性感男人“封面人物称号。只可惜两人的床戏拍得过于简洁,虽然不忘好莱坞经典原则,将浪漫戏码安排在滂陀大雨中,却遮遮掩掩,草草了事,让人很不过瘾。
 
但这段床戏、Hugh Jackman的裸体及Nicole Kidman的红旗袍却成为整部冗长乏味影片中,唯一值得再看一遍的原因,特别是对专门来看明星的观众来说。

作者:魔法蓝猫   (转载)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鹰眼》: 恐惧是因为真实
下一篇:《预见未来 NEXT》: 尼古拉斯.凯奇的一场梦

共有 1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0 [顶] 0 [踩]
莱尔lyrill 发表于 2009-01-31 20:19
莱尔lyrill 
小伙子 看过不少影评 就学着点 说影要简洁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