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中国电影影评

电影《斗牛》: 牛B的斗牛

影萍

影萍发表于2009-09-14 22:38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斗牛Cow黄渤闫妮

 

《斗牛》的观影经历是让我欣喜的——终于在09年看到了一部牛B的内地电影,当然我们总是能在一部电影作品里找到前辈的影子:你可以说《斗牛》是一部喜剧版的《活着》,一部人兽版的《鬼子来了》,甚至一部中国山村版的盖·里奇。


能让我联想起这么多优秀的电影,已经说明了《斗牛》的质量。在目前还活跃的几位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只能拍拍小众艺术片,张元在吸毒前就有才尽的嫌疑,娄烨在情欲内心的挣扎里越陷越深,宁浩认准了商业类型片的路子高歌猛进,王小帅则在票房与奖项的二难选择里进退失据——相较而言,我一直觉得管虎是一位既不缺乏人文关怀作品又不缺乏可看性的导演(当然所谓的价值意义都是被阐释出来的),事实上,能够在电视荧屏上凭借《黑洞》《冬至》《生存之民工》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走入普通观众的视野,管虎的导演功力不证自明。


在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中,《斗牛》巧妙的构制了一种相对于权力叙事的话语张力: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国军,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成了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最后,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在市民社会呼之总不出的时候,《斗牛》用小农意识曲径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泄。最后当牛二(黄渤饰)拉着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叹年华的流逝时,我立马想起了余华在《活着》里描写的那个老农和他的那头牛(可惜电影《活着》没有体现出来)。

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牛与农民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虽然《斗牛》里把中国牛替换成了一头荷兰奶牛,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这头牛在给农民提供粮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不含三聚氢胺的正宗荷兰牛奶成了农民难得的营养保证。丰满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让男性农民有性的联想,于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状,他甚至因此被戴着高帽游街。不过在管虎的处理下,游街也被戏谑化了,全然不见《芙蓉镇》式的庙堂威严。当然,这里也存在者另一种微妙的解构关系:荷兰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圣化的,即使全村人惨遭日寇屠戮,这头“八路牛”却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托和唯一伴侣。而牛二在抓阄被分配到饲养“八路牛”后,老大的不情愿,九儿(闫妮饰)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节显然应合了对宣传机器的教条叙述厌烦透顶的当代观众心理。九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处处顶撞权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贫瘠的山村里播撒着生命的意义,然而又是一个伪反抗者——虽然她嚷过“妇女解放”之类的话,但山村封建秩序显然又庇护了她——她与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势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儿与牛二的爱情便是这样怪异而又自然的滋长起来。

 

奶牛成了九儿的替代品(这与《活着》中的描写很类似),牛二时而称奶牛为“九儿”,时而称它为“娘”。我一直把奶牛理解成对中国农村妇女的隐喻,当战争让女人走开时,她们在用另一种决绝的方式参与这场战争。奶牛不语,女人没有话语权;奶牛沉钝,女人处于弱势地位;奶牛被土匪拉来黄牛强行交配,女人在命运的洪流中丧失了性的主动权,沦为纯粹的生育工具……然而,没有奶牛/女人的抚育,男人都成不了人。所以,在这场男人戏中,闫妮的出演四两拨千斤;而在一帮糙爷们你死我活的杀戮游戏里,奶牛的出场总是显得温情默默。


难得的是,管虎在沉重的悲情叙事中成功的点缀了黑色幽默的色彩,这种笑中带泪的技法在刘镇伟颓败后几成华语电影的绝学。当然,这也离不开黄渤的出色演技。《斗牛》通片看下来,黄渤的个人表演风格已臻完善——表演理论我不懂,反正我喜欢黄渤的表演——几乎是黄渤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斗牛》,已然有点老汤在《荒岛余生》里的意思了。而与牛的若干场对手戏,黄渤的表演也十分出彩,比起威尔·史密斯在《我是传奇》里跟那条德国牧羊犬的忸怩,黄渤足够做他的表演老师。


管虎在剪辑上采用了双线索叙事,用不停的闪回插叙交待前情(那段介绍奶牛来历的纪录片插叙很热内,我个人很喜欢)。当然,悬念做的也很足,开头一段像极了丹尼·博伊尔的《28天》。不过这种剪辑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有的地方跳得厉害,有点考验观众的理解力——好在《疯狂的石头》提前对中国观众做了普及工作。

 

电影存在于细节中,这一点在《斗牛》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个一直没爆炸的日军炸弹后来成了重要的道具,而不识字的牛二始终分不清“人”跟“八”(表现这个场景时,《上车,走吧!》里的黄渤大哥高虎已经成了给他配戏的小龙套),最后便把“牛二之墓”摆成了“二牛之墓”——耐人寻味的是,八路第一次出现让牛二的命运陷入了与奶牛的疯狂纠葛中,而“八路”(解放军)的第二次出现则只是给农民书写了一座墓碑。


《斗牛》对日寇形象的塑造也很牛B,那位只会养牛不会杀人的日本窝囊兵的角色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有人性的日寇,但是接受起来却不会疙里疙瘩的。看来,跟那位拍南京MV的第六代比起来,管虎之于他的优势不是质量上的,而是档次上的。


但愿牛B的《斗牛》能冒出威尼斯的地平线,在《走着瞧》这样讲述人、驴纠结的优秀影片被无情的湮没后,好在我们还看到了人与牛的《斗牛》。


文/图宾根木匠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电影《爱有来生》: 细腻的憋屈
下一篇:电影《斗牛》影评: 谁说商业片不能玩艺术的?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