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只猴子》: 欲望、人心、反噬
《三只猴子》的来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来自日本民间传说的“三猿像”,有的说来自佛教,有的则认为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写照。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出处,“三只猴子”的“不闻、不说、不看”的“三不”原则都指向了孔子曾说过的一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不过孔子所说的是一种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不求世间纷扰的处世哲学,而土耳其大导演努里·比格·锡兰要在影片中表达的,则是欲望、人心、反噬这三个关键词。
《三只猴子》的故事很简单,但是简单并不代表导演就会粗糙的处理故事的枝蔓。相反,在处理一个结构简单的故事时,更加考验的是导演对于细节和矛盾分支的梳理。努里·比格·锡兰在影片中梳理出了几对矛盾关系:代人受过的司机和肇事的政客老板、为了家庭生存扛罪的丈夫和他看似平静的家庭、为了钱出轨的妻子和叛逆的儿子、以及影片最后表现的为了保护儿子的父亲和另一个身陷窘境的家庭。这些细枝末节的矛盾组合成了《三只猴子》的中心,即“欲望”。与佛教和儒家的避世思想所不同的是,影片赤裸裸的将这些矛盾展现于观众眼前:父亲代人受过主要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政客逃避罪责则是因为看重自己的前途、儿子不堪忍受父亲和母亲的堕落和懦弱、而妻子则是为了儿子的愿望和自己的欲望……这一切始终围绕着“人心”和“欲望”的纠缠,除了父亲一开始代人受过的出发点是为了家庭之外,其他人的欲望全部都产生于自私,而源自于自私的动力也将他们不断推向命运的反面。
导演在影片的一开始便赋予了影片凝重的基调,摇摆不定的镜头加上黑暗的背景,使得整个故事都沉浸于锈迹斑斑的颓废气氛里。但是在这样的格调下,导演却将不寻常的平静交托给主人公的家庭,实则在这平静之下埋下了暗流涌动的炸弹。故事的发展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但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可以预见的是,我们能从一开始故事的开端便看出“欲望”和“人心”的端倪,可以预见到妻子不甘寂寞的出轨,可以预见到儿子的愤而杀人,但是我们很难预见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欲望的反噬”,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因代人受过而弄得家庭支离破碎的人,会找别人顶罪来拯救自己的家庭,这是导演最为高明之处,也是影片真正的升华妙笔。
丈夫开始代人受过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却没想到这一举动招致的却是所有人欲望的集体发泄。而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是杀死老板的真凶后,他却采用了和老板相同的方式去处理,老板找他受过无非是因为他的社会地位低,而他找茶馆的伙计受过也是因为对方的社会地位低于自己,这种看不见的森严社会等级用欲望将这个老实的司机推进了监狱,同样也以欲望反噬了这个老实人,让他去欺压比自己等级更低的下层人士。这是一个关于轮回的话题,所不同的是轮回的并非美德,而是欲望的无穷无尽,让我们不得不思索的是,就算最终真的能有人代他们受过,他们能在良心的谴责下泰然生活吗?
显然不会。我们已经可以从导演那墨绿色调、陈旧音色的影片氛围中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在谎言和欲望的背后,其根基已经腐朽,就如同风中的枯树一般。如果物质的贫困还可以用情感来取代的话,那么当情感已经死去,枯萎的人心也无法唤醒已经死去了的亲情。
文/lolth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