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立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从女主人公执着而不幸的命运中读出了点励志的意思——不畏他人冷眼、宁自傲然不屈的勇气,对个人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独立坚定的审美取向。影片情节多变,波澜不断,基本的结构是女主人公在寻梦途中遇上一个又一个意外出现的同命之人,他们撞击着她的“孤岛”生活,又一一离去,使她在人生轨道上愈行愈慢,渐渐偏向狭小的现实世界。紧凑饱满的情节,恰到好处的节奏感,顺畅的写实手法,没有大量想象和情思的渲染,使观众能不费心思地看完影片。这也确实符合根据真实人物事迹改编的剧情片这一宣传定位。只不过“立春”这个片名略微透出一点文艺片的象征色彩,而女主人公在一开始述说她为自己敏锐嗅到的春天气息所感动,更让我认为这是对片名进行解释的点睛之笔,从而加深了“立春”二字对影片无可替代的鲜明的提炼作用,而我却只能从女主人公这段独白中找到大致的印证和答案。
无意间,在这种半知半解、不甚明了的回味中,我由一首古诗联想到《立春》的题旨——宋代杨万里的《伤春》:“准拟今春乐事多,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梦中即病中。”诗意表中年哀乐不由人的心境,因爱春而惜春,由向往入期待,却空伴东风,任花自飘零水自流,找不到预期的收获和乐景。想那中年人经历前半生之世事纷扰,羁绊愈多,心态渐趋内敛保守,很少再会像年青时那样纯真痴狂,那样意气风发地投身花红柳绿,享受人生之逍遥。这种心境已渐为顾虑、厌倦、忧烦所压倒和蒙蔽,遮住了通向快乐的心灵窗口,因此诗人自觉又无奈。同样自觉而无奈的是《立春》中一年又一年无法收获春天的王彩玲,这个其貌不扬但拥有一副好嗓子的女人,以唱歌剧作为个人的最大财富和人生动力,并以自命不凡的歌唱水平、艺术修养和人生理想去浸润涵养着整个人生观:对男人“宁咬鲜李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的高要求,始终心系北京的追求和行动,对无知民众的不屑,与同病相怜者的亲近,对拿自己当陪衬的接近者的驳斥。她对于春天,不仅有期望,而且还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投入,以及她刻意营造的假象——认为她性情古怪但终将登上艺术殿堂的舆论环境,这也是为脱离曲高和寡的小城市而增添的一点口实和气氛。只是走过每个满怀希望的立春,她都空手而归,不是她“不带看花眼”,而是花儿不向她开放,徒有惜花人,空怀恋花梦,只因花不在,唯留遗珠恨。很难说她的理想是拔高了的自我定位,毕竟她也确实具有过人的天赋和才华,而且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人们也提倡为了梦想不断拼搏的进取精神,只是现实不由人,很残酷,往往当你达到攀登理想高峰的地步时,就将你压在山脚阻碍你,也不从群体中分出一点儿激励和关怀给你,而你又不向他们让步,你就只好陷入自我困境。但是陷入并不代表沉沦,王彩玲在寻梦途中历经种种失败和打击,却没有否定自我、移情改志、自暴自弃,不像黄四宝和胡金泉这两个也曾为艺术着迷的同伴,最终却选择了和群体、他人作对,要么道德沦丧,要么精神崩溃,触犯了法律,更扭曲了孤苦不堪的心灵。王彩玲没有采取进一步和群体对抗的方式,那样会加深一个女人的无助,她开始需要依靠和安慰,因此她向眼前的城市迈进了一步:去婚介所——后来因邻居的失败婚姻而放弃,就直接领养了孩子。孩子成了她生活的伴侣,也让她的感情有了寄托,还能充当她的观众,仿佛女人有了孩子就拥有了足以过活的一切。片尾,她和孩子在天安门广场对儿歌,随后出现的画面是她在北京大剧院的舞台上歌唱:“你为什么对我如此残酷”,然后影片结束。母爱的滋生丰润着她已枯竭的感情,而她的心愿甘之如饴,鲜活如前,是一团永远不灭的圣火,燃烧着她那黯淡的过往。
在怀才不遇的人眼中,每一个“立春”就像是一列开往春天却消逝了的火车,载着心底的希望和祝福而去,却没有载回任何回报,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也载不回绚丽的春光。坚强的人只能伫立在空空荡荡的站台上,迎风流泪,随即复归理想,行走在他人的质疑中,现实的阴影内。这个真实的王彩玲,演绎出了真实的故事,才让人于暮春之时回想起立春的那一点残留的清冽和料峭,心头泛起一点绵细的凉意,微醺的清醒,温润的刺激。
《立春》:每一趟依春而立的旅行作者:月牙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一场注定的悲剧——《鬼子来了》
下一篇:飞不远的风筝——评田壮壮《蓝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