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渺渺》影评
1
说到底《渺渺》并不算很出色的一部电影,但恰巧是我喜欢的那道菜,它的青春底色如同那个烤箱里慢慢抽出的泛着浓香气的面包,又如那个昏黄的夜晚从一间隐匿CD店飘出的若有若无的音乐。它像《蓝色大门》,两个女孩子手挽着手做着各自迤逦的梦;它又像《盛夏光年》,两个大男生夹身在爱与被爱之间难以逾越,青春和爱情,本来就是漫漫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一旦逝去了,就会后悔莫及。
故事发生在那个最懵懂的十七八岁,那是一个青涩的学生时代,迟到的女孩子在同伴们的掩护下从后门溜进教室,还是逃不过老师的金睛火眼。那是一个还需要罚站的年纪,每天啃书要啃到半夜的辰光,她们仍然很懂得自我消遣,做蛋糕与其说是一种癖好,不如说是一种可以达到自我放松的解脱方式。如果说青春是这样一盘咬起来松软的蛋糕,那么爱情就像是顶上泛着的奶油和巧克力,很诱人,很甜蜜。
昏黄的街头是那个已经寻找不到的永记蛋糕店,曾经的门头如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二手CD,声音从它的门缝里传出,入夜,袅袅动听,牵动着女孩的思绪。房子的里头是一个寂寥的男人,戴着隔绝世界的耳机,活在那个他和爱人曾经一起的时光里。音乐和电影一样,不是一种逃避人生的手段,而恰恰是让感情翻腾的搅杆,如果青春是录音室里肆意挥洒的呼喊,那么爱情就像那变化的旋律,很沉郁,又会很疯狂。
青春总是蕴含无限的可能,爱情总是充斥复杂的变化,一蹦一跳,一颦一笑之间,那暖暖的手,那讨厌的青豆,勾勒出一幅青葱岁月里的爱情油画。
2
这还是一部习惯性的台湾电影,如其说习惯,不如说癖好。台湾电影生长了这么多年,市场早已经惨淡了,唯有承接着台湾电影新浪潮的艺术电影和那些散落着的青春片顽强的延续了下来。美丽岛事件是一个双刃剑,艺术家集体突围那一刻很有力量,人们却忽略了他们身上与创造力同样强大的破坏性,于是新浪潮一过,西门町的戏院大多荒芜起来,只有青年导演容易上手的青春片在小打小闹,抚慰着台北观众的最后一点信心。
一水之隔的香港电影也在逐渐凋落,逐渐被并入了华语大电影共荣圈,除了那个拒绝面北的杜琪峰、死磕到底的邱礼涛,这个东方好莱坞自我坚持下来的东西似乎寥寥无几了。仍然值得数落一番的,也就只有那数量不多的青春爱情片,麦婉欣的《蝴蝶》、《八月的故事》,彭浩翔的《青春梦工厂》、黄真真的《六楼后座》、谭国明的《七月好风》,这些电影陷在一部一部纸醉金迷的商业制作里,常常难觅踪影。
如果说青春片在内地、香港是一个很纯粹的萌芽期,那么在台湾便是疯长。从《牯岭》、《青少年哪吒》一直到《蓝色大门》、《练习曲》、《海角七号》,青春片近乎被推上了工业流水线,它们的外壳颜色和内在质感越来越相像,很多人便会对此遗憾。我们往往会讨厌程式化的东西,乐意与追求一种新的感官刺激,《海角七号》纵然刺激了票房,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新事物呢?
曾经有一类叫做“情节剧”的东西,它们的人物单纯而完整,受困与命运压力、情感波折,剧情慢慢的严重模式化。台湾青春片的滥觞好久了,要不要做些改变呢?
3
其实《渺渺》的故事很简单,一对女生,一对男生,各自生活,又相互交织。女孩子的故事仍然是蛮吸引我,这是一种细腻的,发散在不知不觉里的墨绿味道,很天然,又很诗意。我吃叹于泽东的电影总能给人一种“笼罩”的感觉,不温不火,又恰恰让人的心绪被圈在其中不能自拔,不过有的东西用的滥了,常常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王家卫的陈词滥调亦近乎是过时了,没头没尾的说教讲述的似乎都是曾经的事情。
据说起先的剧本并非如此,仅仅是渺渺和小瑷的一条线,陈飞和小贝的另一条则是后期补拍的,拼凑的效果很明显,导演的野心也很大,奈何他不是GAY,所以这段男人之爱处理的干瘪而又造作。与《渺渺》相比,张艾嘉的《心动》、易智言的《蓝色大门》便要干净和纯粹的多,没有过多的旁枝末节,人物的情感方向便更多的集中,我想《渺渺》如果删除了陈飞那条线路,总应该会更好一些。
泽东的设计一直做的很漂亮,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各色海报,我想它们在内地无数弱智海报的包围里,应该算是鹤立鸡群了吧。片尾的设计也很漂亮,电影里的道具随着演员表一起出现,虽然是白线的勾勒,却充满了符号化的想象空间。
范植伟是泽东的签约演员,片中演“忧郁老板”陈飞,范植伟的忧郁气质类似梁朝伟,后来被王家卫看重,又为王家卫所耽误。
4
同性恋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容易惹眼的话题,《断背山》奥斯卡折桂是一次对禁忌的破除以及对人类情感观念的重铸,也正是自此开始,同性片找到了自己可以抬头的空间。台湾的同性恋题材的惹火时间要追溯到2003年公视拍摄的电视剧《孽子》(白先勇的同名小说改编),主演便是范植伟,《孽子》是六年前的事情了,当年引爆了金钟奖,陈映蓉的《十七岁的天空》、陈正道的《盛夏光年》、周美玲的彩虹三部曲纷纷破土而出。
记得早年程青松先生在那嘟囔“同志亦凡人”的时候,我就在想同性恋应该是爱情的一种,就像《渺渺》里的小瑷握住渺渺那太阳般的双手,枕在对方肩头的一种悸动;陈飞和小贝的爱情更像是面临着雷池,竟然不敢越过。导演的处理是有轻重的,前者是轻描淡写的情感渗透,后者就恨不得热烈的敲打出声来,总有些失衡的感觉,台词的突兀感亦很明显,那个久久不肯开口的陈飞为什么会说一句“我是他男朋友”呢?
周美玲的片子常常遭人诟病,但是对于情感处理的段落则是很细腻自然,《飘浪青春》里的三段爱情,都充满了隐喻的印象,人物的情感关系也给与了留白。《渺渺》里的两个女生尚且存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陈飞和小贝就太过赤裸裸的直白,这段关系也把女生的故事冲散了,打乱了,范植伟算是一个不错的演员,却没有帮上影片什么忙。
也许有的观众不想把它纳入“同志片”的范畴,因为它并不扰乱我们的内分泌,纯情与同性的嫁接,应该算是一种美好的关系吧。
单看电影的技巧层面,《渺渺》或许不会输与《沉睡的青春》或者《蓝色大门》,它的摄影、构图、演员表演都算是可圈可点。程孝泽把镜头拍的很美,晕黄的灯光效果配合一种慢摇,是一种细腻、诗意、又有些怀旧感的味道。张叔平的美术设计应该是近乎完美的,那个深夜里的二手CD店、泛黄的鱼缸、日式的平房、连绵的雨景都在传达着一种淡淡的情感蔓延效果。
演员表演应该是值得夸赞的,尤其是张榕容,之前的《单车上路》、《花吃了那女孩》给我的印象并不深刻,《渺渺》里的活泼痴情的小瑷才算是一个最合她本色的身份。不可置否的是小瑷是影片的主角,柯佳嬿扮演的渺渺却是偏据一旁,这是一个桂纶镁式的女孩子,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温吞的气质,搭配倒也非常和谐。
张榕容靠本片获得45届金马影后的提名,是对她本人演技的肯定。
6
李欣芸担纲配乐,便很少让人失望,郑文堂的《深海》原声近乎是神来之笔,亦是出自李欣芸的手笔,之前写过一篇李欣芸的《深海》配乐的文章,同样是出于对这张唱片的偏爱,遗憾的是陶晓青老师没有将它编入《台湾流行音乐200》一书。豆导钮承泽在《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里打趣:演员请周迅,配乐请欣芸,虽然是说笑,却俨然看得到李欣芸在台湾电影界的地位,《情非》后来找了范晓萱配乐,《爱的发声练习》同样出自她手,只是与李欣芸同年的作品《囧男孩》和《渺渺》相比,高下立现。
《渺渺》的配乐以钢琴为主调,又融合了打击乐和管乐,很好的烘托了各种心理变化过程。柯佳嬿在CD店听到的《长春花》则是一首台湾山地民谣,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感。这种原住民音乐近来颇受青睐,像最《遥远的距离》、《练习曲》、《帮帮我,爱神》都曾邀请原住民乐手演唱电影插曲,其中《练习曲》的原声同样由李欣芸操刀制作。
也许陈绮贞是最不能被漏掉的,渺渺和小瑷在天台的一场戏,小瑷说渺渺的手像太阳,我便不自主的想到陈绮贞。陈绮贞的新专辑就叫《太阳》,放到这里应该是非常的合适,渺渺和小瑷的感情,也许像那块蛋糕,“一碰就会碎”。遗憾的是片中唱响的仍然是那首《旅行的意义》,这首歌很好只是用滥了,爱情故事也随之流散。
镜头摇过CD店里的唱片,《你不懂》、《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天你好吗》、《我们可否聊天跳舞》、《旅行的意义》……这是在向台湾音乐致敬吗?
7
说起来《渺渺》这部电影很暧昧,它把我们的思绪置于那样的青春时代,去感受那个年龄所遗失的故事,它像《九降风》,充满了一种对青春欢腾的感怀;它又像《蓝色大门》,挥不去那份纯真无暇的暗恋;它还像《飘浪青春》,融进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若有所失。如果说林书宇是在为自己的青年时代造像,那么程孝泽的《渺渺》又何尝不是为那份消逝了不见的青春和爱情造像呢?
青春,是不可回追的东西,爱情,是无法磨灭的印记。它们在那个啃书的年代里生长、发芽,在属于自己的音乐里蔓延、扩张,在偶尔喝下的一杯酒之中沉淀,在细心做出的一块蛋糕里凝结,在KTV的大声放歌里飞扬,在隧道里的撞车声中幻灭。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它能穿越时间和空间,为我们逝去的一切重新打造属于过去的永恒画面。《渺渺》也许是一个破碎的梦,一章散落的故事,一曲幻灭的音乐,不过那份情怀,仍然能戳进你内心的柔软之处,久久蔓延,无法断绝。
文/灰狼 更多影评,书评,乐评 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