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一部电影会有好多种方法,观看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同样也可以有好多种方法。你可以选择观看场面,因为无论如何质疑,中国主旋律电影中的场面特效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你还在苛责《集结号》、《南京南京》的战争场面,那你肯定是带着偏见去的;你可以选择体验情感,中国主旋律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商业包装已经在偷偷满足观众这一需求了,《建党大业》史无前例地把“伟人”的爱情也拿来当了噱头,以前敢吗?就《辛亥革命》而言,本来也是准备让成龙和李冰冰激情一把的,只因导演张黎还是一个比较“保守”(个人很欣赏他在这一点上的保守)的导演而作罢;当然以近两年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来选择,你最差的选择还可以去“数星星”。但是,你最不应该选择的观看方法是用历史和现实比较的方法去看我们的主旋律电影,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无论哪一场革命,当初先行者所鼓吹的理想最终都化作日后现实中的莺歌燕舞纸醉金迷,当初先行者所作的每一个承诺都将因为人性之恶和制度之殇而无法兑现。所以,为了不自取其辱,我建议这样去看主旋律:去欣赏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风云际会时代变革中的弄潮儿的理想和信念,我一直以为为了某种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家舍业牺牲生命的行为都值得尊重,哪怕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并非和你相同。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其实每一个牺牲都值得铭记。
《辛亥革命》这样的电影是注定不会复制《建国大业》的“辉煌”的,尽管同样的明星云集,但是电影所涉及的事件在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建国”同日而语。虽然官方态度一向承认该事件和自身历史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但是毕竟亲疏有别内外有序。所以《辛亥革命》不可能如《建国》《建党》那样得到官方不遗余力的扶持,而在中国,官方的态度对一部主旋律电影的命运通常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其二,《建国大业》是一部特殊的电影,恐怕也将会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孤例,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已经看到了,今年的《建党大业》就没有复制《建国》的“神话”。这里面除了宣传、鼓动等场外的技术因素之外,审美疲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辛亥革命》只能是一部“成龙电影”,无他。
尽管这是一部群星电影,尽管在真正的辛亥革命中,“孙黄并列”,黄兴为第一实干家,但在这样一部电影中的第一主角无疑应该是赵文瑄饰演的孙中山,可是可以预料的是,成龙扮演的黄兴不可避免地在片中以他固定的“孤胆英雄”的模式,完成了对《辛亥革命》的“掌控”。我丝毫不讨厌成龙,并且成龙在本片中的表现也中规中矩,甚至他的宝贝儿子出场不多,也胜任了他的角色要求,而且很多人选择观看本片也是冲着成龙去的。但是,这种商业目的凌驾于艺术原则之上的做法,无法更多地体现出影片应有的价值。
但摄影出身的执行导演张黎在本片中体现出了他的特长,《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的战争场面表现出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战争场面的惨烈程度在动作层面起到了渲染情绪的作用,在一部涉及战争的历史电影中这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电影中,场面真实道具准确美工精良是一部好电影的外围基础,纵然《泰坦尼克号》故事再动人再煽情,若无冰海沉船那令人窒息的视觉效应,又有多大趣味呢?所以,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张黎可以打九十分。然而,毕竟是拍电视剧出身的导演,无论怎么回避,在《辛亥革命》中依然存在着电视剧的影子,影片从广州起义开始,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结束,基本上按照打打仗、讲讲话、开开会的顺序进行单曲循环。电影节奏相当快,倒是挑剔不出任何拖沓的地方,即使是黄兴和徐宗汉(李冰冰)的感情戏路,也以闪回的方式穿插在战争场面之中,虽然这不利于人物性格塑造和心理刻画,但出现在这种全景式连环图画般的主旋律电影中,其实并无害处。问题在于,单独分开看,广州举事、武昌起义、阳夏之战、创制共和等四部分都不失为精彩,文戏有动情之处,武戏有激扬之态,但若联系到一起则成为了一杯温吞水,不过不失,四平八稳,处处亮点变成了处处庸常。原本成龙和李冰冰的所谓“激情戏”被张黎删掉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否则,在这样一部旨在回顾历史的“纪录片”中出现那样的场景一定会属于雷点的。张黎的电视剧作品之所以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就是因为他的“保守”,能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和历史感,他把他的创作理念带到了《辛亥革命》中,无疑是一件好事,值得去肯定。
如果说到表演,无论是成龙还是扮演孙中山的“专业户”赵文瑄,其实都不如次要角色、孙淳扮演的袁世凯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袁世凯”,虚伪但不令人讨厌,冷酷但不令人恐惧,他是一个政治人物,不是流氓无赖。我以为市侩精神和政治头脑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袁世凯,而孙淳则演活了这一点。虽然关于袁世凯称帝事件不属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内容,但传统的历史观点中“窃国大盗”的论定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议,这不在本文讨论之中。而我觉得《辛亥革命》中更冷静更客观更全面的态度来自于对西方列强的描写。
从前我们提及清末民初的历史,必定强调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凡涉及到的西方使节等人物形象,必定都是野蛮的、无礼的、甚至是非人性的。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清楚了,是我们的历史在有意识地妖魔化西方人,就如同西方人也在有意识地妖魔化我们一样。西方列强入侵瓜分中国,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所有的一切罪恶都来自于利益的不同,以及文明的冲突。明白了这一点就有助于从政治的全局的观点看待一百年前的中国耻辱,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中对于西方列强势力的代表人物的描写是冷静的、符合政治性的,没有偏激情绪的,而其中美国自由人士荷马李就是“西方人一贯敌视中国革命”之观点的有力反证。各国文明冲突和融合从来都无法用一种历史语言来固定,它的复杂纷扰远非我们过去的历史所定义的那样简单。因为总会有一些情感、信念和理想会超越国家界限,那就是人性中光明的一面。虽然,影片中关于“西方列强”的场面很少,但可贵的是,并没有以个体的人物形象代替整个历史形态,而是以人物行为来以点带面地表现两种文明的不同,并且客观地表现了它们之间可以相通的地方。因为历史不是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总是有它自身的固有规律,那就是:利益的取舍。《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所以,我以为这部《辛亥革命》中最值得的肯定的就是这种较为开放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一味地丑化任何一个敌对阵营,哪怕它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这样的进步还可以在其他很多主旋律电影中找到,远者,如《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等等、近者如《建国大业》、《喋血孤城》等等,中间还有在每年的献礼风潮中大量出现一闪即逝并被人们迅速忘却的无数献礼影片。虽然,我们无法将历史承诺和现实际遇愉快地联系到一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这种意识形态的进步,相对于中国电影畸形的审查制度,这,总算是能挑出来的一件好事。(昨夜西风凋碧树)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