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简介
全球畅销的阿兰·德波顿作品集中又一新作,同名电视节目风靡英伦。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特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本书2004年于英国出版后,旋即风靡英美,已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德波顿在本书中借助于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审视了对于身份焦虑的根源,教人们如何巧妙地去克服这种焦虑感。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 (展开全部) 全球畅销的阿兰·德波顿作品集中又一新作,同名电视节目风靡英伦。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特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本书2004年于英国出版后,旋即风靡英美,已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德波顿在本书中借助于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审视了对于身份焦虑的根源,教人们如何巧妙地去克服这种焦虑感。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般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一枝生花妙笔,伴以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澄清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壁障,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书评: 身份的焦虑与象人(文/lEvI)
下午花了点时间,在图书馆看完了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位剑桥大学历史 系出身的作家,近年来在西方社会颇受关注,虽说在国内并非十分出名,但还是有很多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的书里也确实带有很强的历史气息,以史论事,娓娓道来,十分流畅,也十分通俗易懂。
身份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身份的焦虑》这本 书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身份的焦虑的成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算是对着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粗浅的概述。虽然,阿兰德波顿提出了身份焦虑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过给人的感觉仍然略显牵强。
当我翻过全书以后才发现,他说说的“身份”,其实说的是“地位”(statum),不知 是他个人有意为之,还是手民误植。但我觉得,身份和地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他在书中提出身份焦虑的起因有: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渴望、精英崇拜和制约 因素五种,并提出了极具人文气质的解决方式,即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
他的某些观点让我觉得很新颖,就渴求身份来说,比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卑微、低贱和受轻视的环境下,只要能维持生计,他可能毫不在意,也就不存在身份焦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论述,他认为在传统的封建逻辑下,一个人的地位具有阶级性,而且是不易改变的。这种改变的成本十分高昂,以至于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安于自己的阶级地位,哪怕是地位最卑微的人也是如此。
这种安于现状来源于一个公式,即“自尊心=取得的成就/自我期望”,足够大的成就和足够低的自我期望都能维护一个人的自尊心。因此,在一种泾渭分明的社会体制下,没有期望,也就没有了失望。然而,随着17世纪自由主义精神的风起云涌,以主张自我实现的美国梦为代表的机会平等思想逐渐兴起。不同社会阶层,由其是低社会阶层的人士开始有了期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更是如此,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充斥着鼓吹依靠自身努力实现成功的所谓“成功学”书籍。
在这样的情况下,期望促成了基于身份渴求而产生的身份的焦虑。尤其是,当这种努力最终没有,而且往往没有改变自身的身份,焦虑就更加的严重。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有了期望,也就有了失望的可能。
这种焦虑,在我的观察中,可能变成自暴自弃和自我改变的推进力量这两种东西。前者不需多言,后者所推进的改变有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在身份的压力下,自暴自弃和疲于奔命的两种人。当然,也有内心平和之人,但是,我们总能在他们的生活里看到公式中分母或者分子改变的影子。
应该说,时代的推进,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也促使人们产生了焦虑。这让我想到了大卫林奇的电影“象人”:一个身形极为畸形的人,作为马戏团的“展览品”受尽了人们的讥讽和侮辱,但却一直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位医生发现了他,为他做治疗,带他参与社交,让他一下找到了“做人”的感觉。然而,马戏团班主把他抢了回去,继续要他做“表演”。虽然,医生在警察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他,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
这样不幸的故事,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期望也许真的是一种毒药,而且它至少是导致身份焦虑的原因之一。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