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日本电影影评

电影《东京奏鸣曲》影评:透过世相看本性

影萍

影萍发表于2009-06-03 21:17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东京奏鸣曲

电影《东京奏鸣曲》影评:透过世相看本性
很多影片,不是不好,只是阴错阳差有“更好”的,所以就被盖了。提前阵子的日片,总讲《入殓师》,其实《东京奏鸣曲》更好,差就差在奥斯卡的一哆嗦上了,仅此而已。

 

买《奏鸣曲》的时候,没有料到是黑泽清的影片;发现是恐怖大导黑泽清的时候,也没有想到竟然是一部转型之作;奔着转型的思路去看,竟然发现转型只是表象。没有任何一个优秀导演是万金油、风格说变就变的。所以《奏鸣曲》披了一张转型的皮,讲述了一个日本四口之家的分崩离析:父权威严下的,或叛逆或独立的儿子、生活枯燥隐忍的主妇、没有“一技之长”的上班族,明明失业了,还天天西装革履假装上班。并且其中还提前应验了当下的金融危机对外国雇员的冲击等等一系列现实层面的问题。

 

不过,越是这种现实层面的问题,越是可见黑泽请驾驭恐怖片的本事。这种恐怖,首先表现在影片中对于现实社会极度精准的预测。在这个四口之家,每个人的问题,四个人交错出来的多重关系的问题,恰恰是整个日本社会忧虑现实的一种。而这种透过局部看整体的窥探视角、透过世相看本性,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恐怖的拍摄手法和思路。虽然在剧情进展的过程中,会乍现一种奇妙和玄奥的东西,进而搭救没有出口的主人公,但这种搭救因为衍自玄妙,无从解释,不知道所为何来,也不知道何时再来,所以更叫人感觉一种无从抓握的恐怖。

 

其次,这种恐怖大面积的表现为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的误解、冷漠和无法沟通。黑泽请的镜头采的是客观审视的角度,只是在几个有限的场景中单调乏味的转来转去。某种程度上,因循了日式枯寂、幽玄、物哀的传统格调。而这种格调对比日本社会的急速变化,显得格格不入,从而加重了人物的力不从心和无从抗拒。于是当主人公的心理产生失控与断层的时候,观众也同样会代入情境的感受这种情绪。

 

再次,由于导演对于影片后三分之二部分的戏剧化处理,使整个故事在充满残酷的黑色讽刺和荒诞色彩的同时,更加剧了恐怖。确实,在影片的后三分之二部分,所有的家庭问题纠集在一起,于是必然要引进一个戏剧性的人物、发生一段戏剧性的情节,从而使电影有一个戏剧性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一个小偷的到来,劫持妻子有了一趟毫无浪漫的意外之旅,包括丈夫、儿子们,都发生了相关际遇的变化。。。从而最终使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因为不可解释的因素,迎来了奇怪的新生。这种生活因为坏到不能再坏,从而发生莫名其妙的反转的剧情,虽然可以叫影片自圆其说。但是观众一旦脱离影像回归现实层面,那这种自圆其说也只能加重荒诞恐怖的色调。

 

可见,在黑泽请的这部影片中,真正可以解释一切,甚至解决一切的唯有意外。但意外是不可待的,所以整部影片的命题是无解。尤其在一部家庭伦理剧中设置无解的命题,并且把这种命题安置于日常生活之中,更是使这种恐怖变奏升级。因为这种最终解决一切的“意外”,已经完全不是家庭内部机制可以进行调和的了。这个家庭中的矛盾是“公共的”,家庭的性质也是绝对的从属于现代化社会,被其操控、自我迷失。于是,如果永远等不来那个“意外”的话,那这个家庭也只剩从濒临崩溃走向必然崩溃了。

  
可见,如果一定给《奏鸣曲》扣一顶“转型”的帽子的话,也不过是个无聊的噱头。而这个噱头也确实够无聊,一个人的恐怖电影拍的这样好,何必不继续期待他的恐怖电影。虽然“恐怖”这两个字,可以像《聊斋》里的画皮一样,变出各种日常的人形。

 

至于影片的结尾很值得激赏,是在小儿子弹奏的德彪西的《月光》中收束的。而这个收束是否会叫整部影片在长时间的恐怖之后得到稍许平复?比如《月光》,德彪西正是在这部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可见,黑泽请的这个结尾也许并不单纯,在轻而易举的叫观众自觉平复的同时,导演也未必没有隐含另外一重的指向:比如关于平复之后,或许等来的,还是恐怖。。。

 

文/小于 更多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电影《坏孩子的天空》影评: 我的青春我做主
下一篇:电影《阿基里斯与龟》影评: 无解的悖论与困境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