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有两部特别的吸血鬼电影很值得关注:一部是热烈、热情、热闹,热票房(3700万预算,收入了1.8亿美元)的《暮光之城》;另一部是瑞典电影《生人勿进》(L?t den r?tte komma in),冷静、冷冽,冷不丁就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IMDB目前8.3分)。两部影片是两个极端,却为我们勾勒出了吸血鬼题材的变化发展规律。再看看美剧中,自《吸血鬼猎人巴菲》之后,《血之羁绊》(Blood Ties)、《血色月光》(Moonlight)、《真爱如血》(True Blood),再加上时不时冒出个吸血鬼故事的《邪恶力量》(Supernatural),吸血鬼题材虽不够大热,但也算风靡了。
今年上映的吸血鬼电影还有《黑夜传说3》(Underworld: Rise of the Lycans)、《恶魔城》(Castlevania,有可能会延后到2011年)、根据日本漫画TV改编的《最后一个吸血鬼》(Blood: The Last Vampire)、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向达伦大冒险》(Cirque du Freak,又名《奇趣马戏团》,)以及《暮光之城》的续集《新月》(New Moon)等。
不死的青春——吸血鬼电影进化论
《暮光之城》的成功让好莱坞掘到了一块把奇幻、异色,吸血鬼题材和青春偶像剧结合起来的新宝地。虽然当今的的吸血鬼影片还是咬脖子、男吸血鬼爱上女人、阳光与黑夜之间的影子那一套,但与传统相比,理念其实已经完全不不同了。上世纪20到50年代,最早的吸血鬼电影基本都是恐怖片怪兽片的套路——哥特风格、强烈的舞台剧感觉、性暗示、苍白瘦削的德库拉伯爵……除了1921年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德库拉》以及茂瑙1922年的名作《诺斯费拉图》之外,这段时期最有名的吸血鬼电影几乎都出自英国汉默电影公司(Hammer)之手,吸血伯爵一角基本上都由克里斯托弗·李包办。总的说来,这段时期的吸血鬼电影就是典型的B级恐怖片,以风格取胜。
六七十年代美国自由风潮兴起,吸血鬼电影也迎来了黄金时代,从讲求风格的类型片发展到了表达个性和思想的异色电影。比如罗曼·波兰斯基的《天师捉妖》(Dance of the Vampires),创造性地把吸血故事拍成了喜剧风格,充满了笨拙荒唐顽皮的味道。这个变化从片名就能看出来,它在美国上映时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无惧的吸血鬼杀手”(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发行DVD时还特别在片名后加了个注释:“抱歉打搅,不过你的牙好像咬进我脖子了”(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or: Pardon Me, But Your Teeth Are in My Neck)。捉鬼教授和徒弟这对儿“无惧的吸血鬼杀手”在城堡里被吸血鬼追得像兔子一样奔逃的场面,成为了影片的高潮段落。
安迪·沃霍尔的风格优柔、阴郁和隐秘,带着种精英知识分子的揶揄与冷静。1974年他的“工厂”出品的《安迪·沃霍尔的德库拉》(又名《魔鬼之血》)很能表现这个时代吸血鬼电影的特质:吸血鬼因为得不到处女之血而性命垂危,从罗马尼亚郊外跑到了意大利乡间,住到了有四个漂亮女儿的地主家里,没想到吸血鬼钟情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其实早就和园丁私通,她们的血非但没能拯救吸血鬼,反而差点害死他。最后,吸血鬼虽然得到了大女儿的献身,却仍然死在了园丁的手下。在园丁和三女儿偷情的那一幕中,背后的墙壁上是刺眼的红色镰刀斧头标志,整部影片顿时都成了一个时代的隐喻:苏联的崛起带来了红色的威胁,德库拉伯爵代表的整个旧秩序被劳工阶级所颠覆……大概只有沃霍尔制作的吸血鬼电影,才会把思想表达得如此直白。
1979年,赫尔佐格翻拍了茂瑙的《诺斯费拉图》,也许是他拍得太好了,以至于接下来十年的吸血鬼电影都乏善可陈。直到1992年,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以前所未有的4000万美元预算(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之前的吸血鬼电影史中,都算很高的了)拍出了《惊情四百年》,在全球共收获了两亿美元票房,堪称第一吸血鬼大片,接下去就是尼尔·乔丹1994年导演的《夜访吸血鬼》。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之处,都在于没有把吸血鬼电影当作纯粹的类型片处理,而是以更艺术手法来表现,吸血鬼都不再是某种性和政治的恐惧符号,而是充满内心痛苦、挣扎的特别的人。
出人意料的是,吸血鬼电影再2000年之后完全走向了商业化,从著名的《刀锋战士》、《黑夜传说》到《吸血莱恩》系列,几乎都是华丽动作风格。但这些新世纪“最成功”的吸血鬼影片投资中等(一般也在4000到8000万之间),票房平平(也就在5000到8000万之间),看似越拍越多,却始终被定位在B级恐怖动作片。今年的《黑夜传说3》就被安排在2月,一看便知不过是用来填补档期的货色,承载不了电影公司大卖的厚望。但《暮光之城》改变了这种状况,仅仅3700万的投资,却在全球横扫了三亿美元票房!首周末三天上映即拿下了7000多万美元的成绩,让制片方顶峰公司乐开了花,当即拍板给续集亮绿灯。
《暮光之城》不仅仅是史上最赚钱的吸血鬼电影,更会改变吸血鬼电影的身份与定位。《刀锋战士》、《黑夜传说》的观众群显然以年轻男性为主,而《暮光之城》却把全美国的青少年女性都拉进了影院——男主角还没出场,满场的女中学生已经一片尖叫了。刻薄点说,吸血鬼电影终于从男性意淫的对象进化为女性意淫的对象。
异色、文艺、动作、青春偶像,吸血鬼电影一路发展来,看似有望跳出B级片的局限,说不定又会落入鸡仔电影(chick flick)的圈套。说什么青春不死,说什么魅惑之美,骨子里决定电影走向的仍然是影片背后的经济利益和时代风气。经济衰退期往往正是耽美流行之时,吸血鬼电影没准也是救市的一条出路呢。
鬼玩人——吸血鬼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
早年间的吸血鬼一般都住在荒郊古堡之中,与世隔绝,单等猎人自己送上门来,影片里往往透着血族的孤寂与超脱。但到了今天,到处都是鹰眼系统,卫星能把你阅读的报纸标题都窥视个清清楚楚,特兰西瓦尼亚那地方也不会比纳尼亚更隔绝更难找。所以,影视中的吸血鬼们纷纷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想尽办法在人类社会中生活下去。
《夜访吸血鬼》就借一位“退休”吸血鬼之口,讲述了吸血鬼们如何在古代时候滋润地活着,你可以扮作贵族,随意在各地漫游;现代社会呢?有人说,科学的发展毁掉了神秘。在这个没有了神秘的世界里,吸血鬼们也变成了需要努力谋生的凡人。
《血色月光》里的吸血鬼基本可以和人和平共处,像其中的约瑟夫,在家里上上网、炒炒股,和人类做些买卖,凭借其天赋异禀在商业上大获成功,过着都市钻石王老五的生活。他总嘲笑迈克不够现代。最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剧中,吸血鬼们就像是某种特殊群体--嗯,让你联想到在美国富裕的亚裔人群,他们很低调,互相之间保持着同族的友好。吸血鬼们甚至还专门有支干脏活儿的队伍,负责处理各种吸血鬼暴露身份引发的问题,清理现场,消除痕迹,堪比人类中的特工组织!
《真爱如血》的设定更绝:那是一个吸血鬼公开和人类混居的社会,他们就像是少数族裔,有自己的政客、报纸和电视主持人,也要求民主权利。大部分吸血鬼本分生活,与人类和平共处--为了解决吸血问题,有人特别开发了名为“真血”的人造血;但也有一些激进的吸血鬼认为,和人类妥协是一种屈辱和倒退,一部分人类也以抨击、歧视吸血鬼为己任,双方冲突不断。在剧中,有些吸血鬼会豢养一些心甘情愿奉献的人类作为自己的血源(即“Herd”),双方寄生式的生活状态也许会让你联想到近几年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报道。更有趣的是,大部分吸血鬼不吸人血了,人类反而要吸起吸血鬼的血来,因为他们的血能让人精力大增,性能力超强--这可真是太讽刺了。《真爱如血》如果能在现代社会的寓言性上多做些文章,那就更有意思了,可惜现在重点仍然是男吸血鬼与女人类的感情,未免落了俗套。
想要融入人类社会,那就不可避免会染上人类的毛病,这不,《吸血鬼匿名俱乐部》(Vampires Anonymous)就讲述了一位当代吸血鬼如何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这位吸血鬼老兄总因为把女友当食物这事儿充满了心理负疚感,于是拨通热线求助,找到了一个类似戒酒互助会式的VA协会(匿名戒酒俱乐部就叫AA),试图通过12个步骤戒除掉吸血这坏毛病,这个VA从第一步“承认自己有问题”开始,到提供羊血这样的解决方案,花样百出,却还是难解心病,后来还是把女友变成吸血鬼,才皆大欢喜。
反正现在的电影中,吸血鬼已经不再是那个有着浓重东欧口音的高大苍白的贵族男子形象了,他们的混乱、癫狂、瘾欲、挣扎,无不折射着当代人的内心世界。从这点上说,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倒是最能得其三昧:主角一直以为自己变成了吸血鬼,他去商店买獠牙,把沙发倒过来当棺材,还真的去咬人,然而一切不过都是他偏执的想象而已。
捉鬼敢死队——如何杀死一个吸血鬼
说吸血鬼是不死族,其实还是会被消灭的。在干掉吸血鬼这事上,古代人显然比现代人有优势:那时候的吸血鬼大概还没有完全进化,对圣水、十字架、桃木棒(哦,错了,那是桃木剑,道士用的,只要是木头的就好)、阳光、银饰、大蒜等都没有抵抗力。随着科技昌明,吸血鬼们的DNA(如果他们有这玩意儿的话)似乎也经过了改造,越来越难被杀死了。
《杀出个黎明》的后半部分基本就是本《吸血鬼屠杀大全》,在那位牧师老爸的带领下,人类发扬了团结互助精神,用藏在裆部的、摆成十字形的木棍、弓箭等各种武器把整个吸血鬼巢穴夷平。而在约翰·卡朋特的《V字特工队》里,你用轻型武器就能很容易干掉那些吸血鬼,与其说这是人鬼之战,倒不如说它更像黑帮火拼呢。
但对其他的吸血鬼电影来说,这些老套的东西就未必管用了。比如《血色月光》里的吸血鬼喜欢睡在冰柜里,不怕大蒜和短时间的阳光照射;木棍插胸也只能暂时令他们无法动弹,必须要砍掉脑袋才能真正杀死它们。《真爱如血》里的吸血鬼同样不怕日光,更不怕木棍,但却很怕银器,一条银链子就会让他们束手就擒。不过在这两部电视剧里,人类已经不是吸血鬼的天敌了,反而是吸血鬼的内部残杀。这类角色中最著名的当属《刀锋战士》的主人公“日行者”,他流着半人类半吸血鬼的血,因为对出身感到耻辱,于是对所有吸血鬼都大开杀。而“日行着”恰恰由黑人扮演,这个关于种族出身的主题就很有现实意味了。
1998年的《现代吸血鬼》(Modern Vampires)同样涉及到了黑人吸血鬼的问题:吸血鬼的老大德库拉要消灭黑人吸血鬼,结果却被人家小混混吸血鬼抢先给灭了。难怪有人说,吸血鬼根本就是个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白种盎格鲁萨克森新教徒)幻想出的精英形象呢。有部专门写黑人吸血鬼的电影,还特别起名“黑库拉”(Blacula),来讽刺这种观念。所以,从这某种意义上说,新版《我是传奇》找了黑人威尔·史密斯来做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并拍了一个人类与吸血鬼最终和平共存的另类版结局,也算是种突破了——再看看《黑夜传说》中狼人与吸血鬼的千年混战,直至最终狼人罗密欧与吸血鬼朱丽叶融为一体,进化成了新新人类(其实是新新怪物!);还有最近《暮光之城》中人类与吸血鬼和睦共处的情形,你会发现,银幕上似乎已经很久不搞人类消灭吸血鬼这套了——这难道也是当今社会种族问题的某种映射或缩影么?
我的男友是吸血鬼——与吸血鬼谈恋爱守则
我们必须承认,吸血鬼确实是个吸引人的形象:男人想成为他,女人想得到他。针对吸血鬼电影中大量的帅哥形象,YY一下倒也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不过从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得出来,找个吸血鬼当男朋友还是很有难度的,毕竟人家是稀缺资源么。
想跟吸血鬼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么,先看看你的条件是否具备吧:
第一,还用说么,你必须长得漂亮,吸血鬼们都是外貌协会的超级会员,从来没见过哪部电影是吸血鬼帅哥爱上丑女的。如果你还是丑小鸭,就别指望穿上吸血帅哥送你的水晶鞋了。
第二,你要有勇气。与吸血鬼同眠,少不了担惊害怕,当你的英俊郎君露出獠牙的时候,你必须有勇气微笑面对,以《惊情四百年》里的露西为榜样--当然,最重要的是你绝对绝对不能晕血!不然就别指望和吸血鬼帅哥享受鱼水之欢了。这种勇气还有另一层意思:大凡影视中的吸血鬼,其内心往往都有着很单纯、不成熟的一面。人类女性经常要担当起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第三,处女很重要。毫无疑问,吸血鬼是世界上最有处女情结的男人(呃,如果算男人的话)。很多吸血鬼终其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追求纯粹的处女之血,所以都是些性生活很放荡的家伙。这些家伙永远信奉最初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你被人家一眼相中,那么他会生生世世地和你谈恋爱,可如果你不是处女,哪怕再妖艳,就只有围绕在吸血鬼身边的份儿了。
第四,要能承受“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吸血鬼是永生不老的,凭你怎样曾貌比天仙,最终仍然会是“你过时了”的结局。不是每个吸血鬼都像《惊情四百年》里的德库拉那样痴情,《千年血后》(Hunger)里米伦就是喜新厌旧的典型,她不停地更换着恋人,在他们衰老后把他/她们抛弃进棺材,直到她最后一个情人莎拉引导这些老情人把她杀掉。其实说到底,大多数吸血鬼最爱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那永恒的梦幻和永恒的美丽——爱情对他们来说,大概只是能照亮自己美貌面容的一面镜子吧,然而就像《天师捉妖》和《凡·海辛》里的场景一样,吸血鬼与美丽的女人跳着华丽舞蹈,他向镜中望去,却只见一片虚无。
文/环球银幕 更多 影评,书评,乐评 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不知道是不是看的书上这样写,我没看过书,但是ture blood电视剧中的vampire是怕光又怕木棍的,男主在酒吧为了救女主用木棍杀死了他的一个同类,而在最后一集在又为了救女主都快要晒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