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风波过去,随着抗癌药物在患者身上显出了明显的医疗效果,来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他和方野办起了家庭病房和旅社医院,上门为患者看病。干休所的老干部为他在干休所开了一个门诊点。门诊挂牌的时候,他感慨万端,对这些老同志再三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梅主任得知北京的高部长要来昆明参加科技成果展览会,一向对黄传贵搞抗癌药物抱有成见的他,决定让黄传贵参加,表面是支持黄传贵,暗地里他想让黄传贵在专家领导面前出丑。
结果是梅主任自打嘴巴。高部长对黄传贵的科研成果非常赞赏,还接见了他,并说要见见黄七代――黄传贵的母亲,请她老人家给自己看病。
老母亲听后很是为“黄家医圈”担心,她把黄传贵的父亲给土司看病被打伤,险些送了命的故事讲给他听,要他不要同“大脑壳”打交道,以免吃亏。
黄传贵告诉母亲,高部长这样的大官,不是来要“黄家医圈”的秘方的,他请你老人家看病是支持“黄家医圈”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家的圈圈医术”。他的话打消了母亲的顾虑。
12
高部长对黄家的医术很是佩服,并邀请黄传贵上北京为他的一位患了肺癌的战友诊治。母亲听了,心情非常激动。当晚,老人站在阳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向逝去的祖先们诉说:来自京城的“黄家医圈”,今天又要回京了。
就在这天晚上,母亲给儿子讲起了“黄家医圈”的始祖为何弃了京官不做,隐姓埋名在深山行医的故事。这时黄传贵才知道了“医圈”为何秘不外传的种种历史上的隐情,由此他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以后想发展民间医学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黄传贵上京治病显示了黄家医术的精妙。
黄家精湛的医术很快在北京的老干部中传开了来。他们找到高部长,要他再次将黄传贵请到北京来。
高部长答应了下来,但同时也在想,该怎样才能将这个无名却又有着高超医术的黄医生推上一个更新更大的舞台,让他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本领。
13
黄传贵再次来到了北京。在高部长的亲自主持下,开办了一个门诊点。他有理由相信,黄家的精湛医术很快就会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果然,黄家医术震动了京城,一时间之间,门诊点患者云集。
一天,一个女军人怒气冲冲分开众人挤到黄传贵的诊台前,在一通并不友好的盘问之后,盛气凌人地伸手要黄传贵给她号脉。看她那样子,如果黄传贵要是说不准她的病情,大概就没好事。
看病的人都为黄医生捏了一把汗。
黄传贵在三分钟内将她患直肠癌并已转移肺部的病情分毫不差地告诉她。这令她大感惊讶且十分佩服。
这位叫柯露的女军医也是一位研究癌症的专家。面对黄传贵仅凭号脉就能详细地说出她的病情的情形,她对黄家医术非常敬佩,决心帮助他、扶持他,宣传他的医术,并为黄传贵研制的抗癌药命名为“黄氏抗癌粉”。
“黄家医圈”的神奇再次震动京城。
黄传贵从北京回到昆明不久,梅主任收到到了要黄传贵到北京出席“黄家医圈”论证会的信,他又一次有意拖延,直到开会的时间快到时,他才将这事告诉黄传贵,心想,看你有多大本事,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拿得出论文来。
他又一次低估了黄传贵。黄传贵马上昼夜赶写论证提纲。
14
黄传贵终于将论证提纲赶写了出来,赴北京出席论证会。
会上,他刚刚开始发言,就被专家们的各种提问打断话题,各位专家纷纷向他提出许多问题要他回答或解释。有的对他从小从父学医一事表示了疑问,有的对民间医学持否定态度,特别是对“黄家医圈”的真实性更是诘问不断。黄传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以逻辑严密的论据支持说明自己的论点。面对专家权威们,他滔滔不绝,对答如流,胸有成竹地阐述清了“黄家医圈”的来龙去脉,生成与发展,认识与实践……的种种关系,最后征服了专家们。
会中,为了证实他的诊脉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专家们让他到一家医院进行了医术演示,结果,他在不知道患者任何病情的情况下,对六个病人的号脉诊断与西医所做的诊断完全一致。面对如此神奇的黄家医术,专家个个点头称是,认为“黄家医圈”确有独到之处,黄传贵确有真才实学,从而使家医理论顺利通过了他们的论证,并公诸于世。“黄家医圈”也从此被社会所接受,由民间走向了正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为“神国医学宝库又增添了一颗璀灿的明珠”。
15
黄传贵从北京出席论证会回来后,在向母亲讲述医圈理论被专家论证通过的事时,发现母亲一直盯着他在北京的照片看。
他心里明白,母亲是想到京城亲眼看看那个传说中祖先在过,后来离开了的地方。于是黄传贵便和妻子陪母亲到了北京,游览了故宫、天安门,他还把母亲背上了长城。
黄传贵特意去看望了对“黄家医圈”和他本人都给予了特殊支持的柯露教授,感谢她对医圈事业的关怀与厚爱。黄传贵知道教授的病已经无法控制,就亲自为这个待他如大姐一样的女军医梳理了头发。
不久高部长又从北京到昆明,专程看望黄母,并希望黄传贵尽快将黄氏系列药品的配方、方解整理出来,让有关方面认可。
黄母听说儿子要将家传的方子落入笔墨,心里十分不快,认为这是有违祖训的事,她坚决不准将秘方泄露出去,黄传贵一次又一次做母亲的工作。
16
黄传贵写的第三十六份报告终于批了下来。省军医党委下达了文件,同意他开办一所有中医特色的医院。
医院创办起来了,但是各种各样的新的矛盾也跟随而来。一直对黄传贵怀有不满的梅主任不仅在人事安排上挑拨方野和黄传贵的关系,而且在工作中也有意给黄传贵出难题,让黄传贵陷于各种人际关系的纷争之中,无法全力以赴地搞好医院的工作。
但是黄传贵没有被这些人为制造出的矛盾缠住手脚,他紧紧抓住严格管理这个核心,从一个外地寄回的空药包入手,对员工进行工作纪律教育,药品质量管理教育,整顿医院的工作秩序,使医院的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
“黄家医圈”发展了,但黄传贵没有忘记祖先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他的老师,也没有忘记家乡还处在落后之中。这年清明节时,他回家祭扫祖墓,特意到母校看望了老师和同学们。他看到他上学时的那条小河至今还没有一座桥,人们为它起名“传贵桥”。
亚运会期间,他应邀进京进行义诊,为各国外宾看病献技。一个日本女医务工作者当即拜他为师,要向他学习中国的民间医药学。母亲对此心里又结下了一个疑团,心想,“黄家医圈”的医术已经让你落了笔墨,难到中国的家宝还要传给外国人?
17
母亲对日本人拜师要向儿子学家医的疑团尚未解开,接着美国美州中医学院又要来访,这下可把母亲急坏了,认定了儿子要把家医外传,破了祖传的规矩,让祖辈白流了心血。母亲终于生气了,骂儿子是不守家规的败家子。
经过儿子的开导,母亲渐渐理解了儿子的思想,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黄家医圈”的事业。在美国美州中医学院院长一行来访的期间,黄母热情地接待了美国客人,向他介绍了家医的发展史及民间医药的保健特点,并愉快地同意了美州中医学院同儿子开展合作的协议及聘为名义教授的遨请。
会见完美国客人,母亲的心情很是舒畅,叫孙子孙女给她跳舞唱歌,她在沉浸于儿孙满堂,黄家第八代终于实现了老祖公的预言。兴旺的第八代的满足中时,思乡之情也蒙上了心头。她想,自己该为“黄家医圈”做的事都做了,现在是归乡的时刻了。
18
母亲告诉儿子,说她今年的生日不想在昆明过了,该妈做的事妈已做了,你已经有了大出息,我要回大药山去了……
全家人含着热泪送母亲返回故里。
回到老家,母亲给乡亲们讲完了北京、昆明的见闻和“黄家医圈”现在的辉煌光景后,她满足地闭上了眼睛,脸含微笑地走了。
“黄家医圈”走出了国门。黄传贵随中国医药成果展览团赴印尼参展。参展期间,他向他们介绍了“黄家医圈”的理论,进行了医术演示。他的医术赢得了外国同行的称道,同行和各界朋友分别向他赠送了铸有“东方神医”和“黄家医圈,造福人类”的金盘。
他高超的医术很快传遍了印尼,医学专家请他为疑难病人会诊,普通市民请他为他们看病……他在赢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传播着中国民间医学的博大精深。当地的华侨称他是当今的郑和,希望他能留下来,这时,黄传贵将一包随身带着的云南高原的红土撒了出去。
19
结束了印尼的参展,紧接着又应泰国帕那他有限公司的邀请,到那里进行访问考察,了解情况,为下步双方合作在曼谷开药厂、办医院,让中国民间医药在泰国落户奠定基础。
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黄家医圈”开始在国外发展中国民间医药事业。
黄传贵到泰国的消息传了开来,就在他要离开曼谷前的五小时,竟有许多患者排起长队求他看病……
飞机就要起飞了,这时又有一位用轮椅推着的患者堵住了他……
20
黄传贵随着人流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他出席了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表彰大会。他被大会授予了金奖。
梅主任退休了,但他得癌症。他深感失落、心情不快地呆在家里。黄传贵登门来看望他,面对不记前嫌的院长,他深感内疚,想对自己过去的所做所为向黄传贵倒歉,但黄传贵淡淡一笑,反而请他到医院当顾问。
新建的“黄家医圈”大楼举行了落成庆典,在这大家欢庆的时刻,被黄传贵救治好了的台湾女士王钟云赶来,她用被黄传贵治好的双脚走向他,向他献上了锦旗。
随着“黄家医圈”事业的发展壮大,黄传贵的医名也越传越远,越传越神,面对着众多找上门的患者和成千上万封求医信,他深感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治不了这么多的患者,于是,他想到了办学,想通过办学这一途径让黄家的家宝变为国宝,让更多的人学到“黄家医圈”的医理、医论、医术,用它为更多的的患者解除疾病造成的人生的痛苦。
他向有关部门申请,办起了民办的东方民族民间医药学院。
黄传贵收传人了!“黄家医圈”开始在祖国的土地撒播民族民间医药学的种子了!假以时日,种子将要开花结果。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顶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
庚子风云剧情介绍
下一篇:
黄家医圈剧情介绍1-10集